在南高峰石室中出定作
静处乾坤窄,闲居日月忙。
虚空即妙体,独露法中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平静地待在一隅天地显得狭小,悠闲地居住日子却如繁忙日月。空灵之处便是最妙的本体,独立展现其中无尽的道法之王。
去完善
释义
《在南高峰石室中出定作》是南宋诗人释慧开创作的一首五言诗。下面是这首诗的注释:
1. 南高峰:位于浙江杭州市灵隐山之巅的山峰。
2. 石室:用石头建造的房屋,此处可能指作者修行的地方。
3. 出定:佛教术语,指僧人在坐禅或冥想时,从入定的状态中走出来。
4. 静处乾坤窄:在宁静的地方,天地显得狭窄。这里表达了作者在静处感受到的与世隔绝之感。
5. 闲居日月忙:虽然居住在闲静之处,但时间却过得很快。这里强调了时间的流逝。
6. 虚空:佛教术语,指没有具体形态、不受任何束缚的存在。
7. 妙体:佛教术语,指具有神奇功能的物体。
8. 独露法中王:在佛法中,只有“虚空”这个奇妙的本体显露出来。这里强调了“虚空”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南高峰石室中出定作”为题,首先描绘了修行者在山巅静谧的石窟中进行禅定的情境。第一句“静处乾坤窄”传达出身处清幽之处、心念宁静的状态,使人在有限的乾坤之间感受到无尽的广阔与深远。第二句“闲居日月忙”则是对这种状态的形象描绘,太阳和月亮在诗人的心中留下了匆匆忙忙的印象,体现了诗人在修行时心无旁鹜、超然物外的境界。
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以“虚空即妙体”展现出其对于禅定的体悟:万物皆空却又能生成万有,这正是天地间奇妙之理的体现。最后一句“独露法中王”则是诗人对自己与佛法关系的阐释,他认为自己就像是佛法中的王者,将道法智慧如珍宝般独立于红尘之外。
整首诗从静谧的环境描写到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品质和对生命哲学的独特见解。同时,诗人通过想象力和艺术手法赋予自然界以象征意义,使其作品具有深厚的宗教情怀和人文精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南宋末年,诗僧释慧开于江南地区的高山深林间创作了这首名为《在南高峰石室中出定作》的诗。此时,南宋正面临着蒙古大军的侵略,国土沦丧,民生疾苦。然而,身处乱世的释慧开却在这首诗意境开阔、宁静致远。
释慧开原名庄肃,出身贫寒,自幼聪颖过人。他经历了两次科举失败,深感世俗功名无望,遂决意出家为僧。在寺院的静修生活中,他努力钻研佛经,逐渐悟出了禅宗的真谛。后来,他在南高峰的山洞里闭关修行,历时三年,终于修炼成圣。这首《在南高峰石室中出定作》便是他出关后创作的。
这首诗描述了释慧开在山洞中修行的感悟和心境。在南高峰的石室中,他潜心修炼,摒弃了世间的纷扰,心灵得到了升华。在这首诗中,他以莲花比喻自己的心境,以高山流水为背景,表达了超脱尘世的洒脱之情。这种境界,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显出了他的超凡脱俗。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