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达磨赞

标题包含
达磨赞
升元阁前懡㦬,洛阳峰畔乖张。 皮髓传成放霸,双履无处埋藏。 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升元阁:佛教术语,与“摩诃舍那”意同,为佛教寺院的建筑之一。 2. 洛阳峰:这里应指代中国的洛阳市,因其是中国古代的重要都城,位于黄河南岸,地理位置重要。 3. 乖张:意为反常、不一致,此处形容在洛阳峰畔显得异常的状态。 4. 皮髓传成放霸:即把达摩的皮骨传承下去,传达出禅宗精神。“放霸”意指自由放任。 5. 双履无处埋藏:禅宗典故,达磨的弟子慧可因求法之心真诚,便用利刃断臂以示决心,得到了达磨的认可。传说,达磨后来离开中国时留下了自己的一双鞋子,慧可想埋藏这双鞋子,然而四处找不到地方,因为这对鞋子代表着佛性,是无所不在的。 6. 寒彻骨:形容寒冷刺骨的程度。 7. 梅花扑鼻香:形容梅花的香气浓郁四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达磨赞”,作者是明朝的释明辩法师。诗描绘了达摩祖师在禅宗修行中,从禅定、顿悟到传承禅宗哲学的全过程。以洛阳香山为背景,呈现了达摩祖师的高贵品质和坚韧精神。 首先,诗人以“升元阁前懡㦬,洛阳峰畔乖张”展现达摩祖师禅修的形象。“升元阁”位于洛阳香山寺内,为禅宗圣地;“抹㦬”即禅定时的姿势,表示达摩专心致志地修行。在洛阳山脉深处,达摩表现出超脱尘世的态度,展现了他与世俗迥异的独特个性。 接着,“皮髓传成放霸,双履无处埋藏”传达了达摩传承禅宗思想的过程。"皮髓"指达摩的心法,“放霸”指他的传道方式不拘一格,强调自我顿悟。他在讲经布道过程中展现出高瞻远瞩的胸襟和独树一帜的智慧。同时,他还蔑视权贵,坚持自己的信念,如那句著名的“吾有法,无根可取,无法可传。”这使达摩的教诲在当时产生巨大影响,乃至如今仍令人叹服。 然后,“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这一句是全诗的核心,是释明辩对达摩的赞美。诗句借梅花傲雪凌霜的品质来比喻达摩修行的艰辛和他所传达的禅宗智慧。如同寒冷的冬天,梅花迎风而立,才能散发清香一样,达摩祖师经过艰苦的修炼,才最终成为禅宗的开山鼻祖,将禅宗哲学传播于世。这句诗以生动的比喻诠释了达摩精神的实质:历经磨难,矢志不渝,终成大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达磨赞》是五代十国时期著名高僧、诗人释明辩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以禅宗达摩祖师为主题,表达了他对禅宗理念的深刻理解和对达摩祖师的敬仰之情。 创作时间为公元907年至960年,这是五代十国的时期,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佛教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同时也为禅宗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释明辩作为一位高僧,他的一生都在追求佛法的真谛。他在这一时期的际遇主要体现在他对禅宗的理解和实践上。他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禅宗大师,从他们那里学到了许多禅宗的智慧。他还曾担任过五台山佛教教团的住持,对禅宗在当地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个时代的相关背景知识主要是五代十国的社会政治环境。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十国(吴、南唐、吴越、楚、南汉、前蜀、后蜀、闽、汉、北汉)并存的局面。这个时期的社会矛盾尖锐,战争频繁,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禅宗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传播。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