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借车

标题包含
借车
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 借者莫弹指,贫穷何足嗟。 百年徒役走,万事尽随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唐朝著名诗人。他的诗以五言古诗为主,尤以描绘农村生活、抒发个人情感见长。 孟郊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勤奋好学,但科举之路颇为坎坷。他于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查看更多
宋小雅
去完善

译文
用车辆运送家具,但家具没有装满车辆。借用的人不必为此而惊慌失措,贫穷并不意味着要接受怜悯。一生奔波劳碌,所有的世事最后都像花朵一样随风而去。
宋小雅
去完善
释义
《借车》: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题目中的“借车”,是指借用他人的车辆来运输自家的家具。 1. 借车:向别人借用车辆。 2. 家具:指家庭日常使用的器具或物品,如床、桌子、椅子等。 3. 弹指:用手指弹动,这里形容轻轻敲击或者轻拍的动作。 4. 贫穷:缺乏财富、地位或者声誉的状况。 5. 嗟:叹词,表示忧苦或惋惜。 6. 百年:指人的一生,也可泛指很长时间。 7. 徒役:服劳役的人,这里指奔波劳碌的生活。 8. 万事:所有的事情。 9. 尽随花:都随着花开花落而消散。
宋小雅
去完善
赏析
《借车》是一首描绘生活困境的古诗,诗人以借车这一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为切入点,揭示了底层百姓的生活困境和无奈。诗人孟郊运用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使这首诗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感。 前两句“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描绘了借车者的形象,借车者因为贫穷无法购买足够的家具,只能借助他人的车辆来搬运。这种反差鲜明的画面,反映了底层百姓的艰难生活。 后两句“借者莫弹指,贫穷何足嗟”则是对借车者的安慰,希望人们在看到他们的困境时,不要嘲笑或同情,而应该给予理解和帮助。这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最后两句“百年徒役走,万事尽随花”则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即使勤劳一世,也无法避免生活的磨难。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努力,而是要珍惜当下,勇敢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
宋小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借车》是唐代著名诗人孟郊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95年,正值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在这一年里,孟郊因为科举失利,仕途并不顺利。他屡试不第,长期滞留长安,生活拮据,心境颇为抑郁。 在这一时期,唐朝社会已经由盛转衰,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科举制度虽已实行多年,但选拔官员的途径仍存在问题,士人阶层中涌现出许多怀才不遇者。在这种背景下,孟郊作为一个才华横溢却未能跻身仕途的文人,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了深刻的体验和反思。 在《借车》这首诗中,孟郊以借车为喻,表达了自己渴望得到他人帮助的心情。通过描绘他人相助的场景,展现了当时社会中的互助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孟郊在当时困境中仍然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对未来的期待。
宋小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