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人隐居

标题包含
送人隐居
碁局茅亭幽涧滨,竹寒江静远无人。 邨梅尚敛风前笑,沙草初偷雪后春。 鹏鷃喻中消日月,沧浪歌里放心神。 平生自有烟霞志,久欲抛身狎隐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群玉,字文山,唐朝著名文学家、诗人。他的生平事迹较为简略,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信息: 1. 籍贯与家世:李群玉是唐朝澧州(今湖南澧县)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其家族在当地颇有名望。 2. 早年经历:李群...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围棋对弈的小亭子坐落在幽深的溪涧旁,周围竹林寂静,人迹罕至。村子里的梅花仍在风中微微笑着,河边的青草在雪后悄然萌生春意。鹏鸟和鷃雀之间宛如时间的流逝,从沧浪之歌里可以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一直以来,我都抱有追求自然生活的志向,希望有一天能投身于这人间仙境。
去完善
释义
1. 碁局:下棋的地方。 2. 茅亭:用茅草搭建的凉亭。 3. 幽涧:深山幽谷间的溪涧。 4. 竹寒:竹子给人寒冷的感觉。 5. 邨梅:指村中的梅花。 6. 敛笑:收敛笑容。 7. 沙草:沙滩上的草。 8. 消日月:消磨时间。 9. 沧浪歌:表达超脱世俗、淡泊名利意愿的歌曲。 10. 狎隐沦:与隐士交往。
去完善
赏析
《送人隐居》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祝福。这首诗描绘了幽静的山间景色,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追求心灵宁静的愿景。诗人在诗中将人生比作棋局,借大鹏和鷃雀的寓言比喻了人生的起起落落,同时也用“沧浪歌”暗示了顺其自然的心态。诗人借助于自然景物,形象地传达了友人在隐逸生活中忘却尘世的纷扰,达到身心宁静的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人隐居》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815年至825年之间,即唐宪宗元和末年至穆宗长庆年间。这一时期,唐朝政治逐渐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士人隐逸之风盛行。 在这一时期,李群玉虽然才华横溢,但仕途并不顺利。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未能金榜题名。这使得他对功名产生了一定的厌倦,转而向往隐逸生活。因此,在这首诗中,他表达了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朋友的祝愿。 在时代背景方面,唐宪宗在位期间,唐朝国力逐渐恢复,社会相对安定。然而,政治斗争仍然激烈,士人阶层对功名的追求也日益狂热。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文人选择远离世俗纷争,隐逸山林,以求心灵的宁静。这种隐逸之风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作,许多诗歌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功名的摒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