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
步绕青秧绿水间,春畦交错路回环。
老翁牵得牛当路,恐碍人行却复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绿油油的稻田中,我悠然地漫步,春天的田埂错落有致,小路曲径通幽。突然,一位老者牵着一头牛挡住了我的去路,他担心牛会妨碍到我,于是又将牛牵回了原来的地方。
去完善
释义
步绕青秧:指在田间散步时,身边都是绿油油的稻田。
青秧:即水稻的嫩苗,呈绿色。
春畦交错:描述春天田野里的菜畦,各种农作物交织在一起。
畦:指分成块状的田。
路回环:形容田间小路弯弯曲曲,构成回路。
老翁:这里指老年农民。
牵得牛当路:指老翁牵着牛走在田间小路上。
当路:挡住去路。
恐碍人行:担心牛的行走阻碍了他人的通行。
却复还:指老翁把牛牵到路边,让出路来让人通过。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春日田野间的美好景象。诗人走在田埂上,沿途可见嫩绿的秧苗和清澈的河水,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其中,“步绕青秧绿水间”一句描绘了田野的绿色,使人仿佛能感受到那清新的空气。而“春畦交错路回环”则表现了田地间的复杂布局,展现了春天的富饶与活力。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一位老翁牵着牛从田间小径经过的场景。这里,“老翁牵得牛当路,恐碍人行却复还”两句既表现了对老翁的尊敬,又展示了他对周围环境的关心。虽然老人担心他的牛妨碍行人,但他的动作体现了他温和有礼的一面。此外,这句诗也反映出农民对土地及劳动的热爱,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友善。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行》是南宋诗人徐元杰的一首描绘山间景色的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40年左右,正值南宋晚期。当时,宋金局势相对稳定,民间生活逐渐恢复。
在这个时期,徐元杰正处于其人生的壮年阶段,他曾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等职,对文学有着深厚的造诣。由于身处官场,他深知民间疾苦,因此在诗歌创作中,他以现实主义手法描绘了百姓生活的困苦和山河破碎的景象。
此外,这一时期的南宋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有所发展。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封建统治的腐败、宦官专权等问题日益严重,这使得民众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因此,徐元杰在《山行》一诗中表达了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