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林尹仲

标题包含
赠林尹仲
八年前会晤,犹忆刺桐乡。 君眼虽非白,吾颜已过苍。 有求皆妄想,无欲是良方。 不学神仙术,他时共一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宓(1092年-1152年),字师复,号复斋居士,福建莆田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官员,以博学多才、清廉正直著称。 陈宓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就才华横溢,被荐举为太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八年前会晤":这里指的是作者与林尹仲在八年前的某次见面。 2. "犹忆刺桐乡":指还记得那时的情况。"刺桐"是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古地名,这里用来代指他们见面的地点。 3. "君眼虽非白":这里的"白"指清澈明亮,这句意为尽管你的眼神不是那么明亮。 4. "吾颜已过苍":我的面容已经变得苍老。"苍"指灰白色,这里表示老态。 5. "有求皆妄想":凡是有所追求的想法都是虚妄的。 6. "无欲是良方":不带有欲望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有效方法。 7. "不学神仙术":这里指不求长生不老的神仙之术。 8. "他时共一觞":未来某天共同饮酒。"一觞"是古代饮酒的一种礼仪,这里用作动词,表示一起喝酒。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陈宓写给朋友林尹仲的赠诗,表达了两人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人生追求。全诗分为四联,每一联都有其深刻的含义。 首联“八年前会晤,犹忆刺桐乡”,描述了两人八年前的相聚情景,虽然时间过去了八年,但当时的场景仍然记忆犹新。“刺桐”是一个地名,位于福建泉州,这里可能是两人初次见面的地方。 颔联“君眼虽非白,吾颜已过苍”,表达了两位朋友之间的感慨。“君眼虽非白”意味着朋友的眼神依然明亮,而“吾颜已过苍”则暗示诗人自己的容颜已经衰老。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岁月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颈联“有求皆妄想,无欲是良方”,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他认为世间的一切欲望都是虚妄的,只有摆脱欲望,才能达到人生的真谛。这句话也体现了诗人与友人共享的人生哲理。 尾联“不学神仙术,他时共一觞”,表达诗人与朋友之间的约定。他们不需要学习神仙的法术,只要有一天能够再次相聚,共同饮酒,那就是最美好的时光。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整首诗以时间的流逝为线索,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人通过自己的人生感悟,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哲学既体现了诗人的个人品格,也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林尹仲》是南宋诗人陈宓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后期,即公元1189年至1260年间。 在陈宓生活的时代,南宋政治腐败、国力衰弱,社会矛盾尖锐。作为一位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诗人,陈宓关注民生疾苦,主张改革时政。他曾任过地方官吏,深入了解民间疾苦,因此在他的诗歌中,常常表现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在这首诗中,陈宓通过赞扬林尹仲的高尚品质,表达了对自己朋友的敬意和赞美。同时,通过对林尹仲的描绘,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那些关心民生、忧国忧民的士人形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