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江民表寄王圣时六首 其六

标题包含
次韵江民表寄王圣时六首 其六
天地吾一气,万物吾一身。 纷纷梏形体,末学蔽多闻。 二老独超然,早以德为邻。 昭昭此心理,千古无故新。 寄声发妙蕴,一视世间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许景衡(1072年-1128年),字少伊,号横塘居士,浙江台州黄岩人。北宋末南宋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许景衡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中进士,历任县令、郡守等职。他勤政爱...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世界是我的一口气,万物皆在我身体里。 形形色色的东西束缚了我们的形体,学识浅薄让人听不到很多声音。 两位老人却能够超脱尘世,早已用道德与自己为伍。 这种光明磊落的心理,亘古不变却也从未被真正理解过。 让我发出奇妙的声音,看看这个世界上的人们。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次韵:依次用原诗的韵字做韵脚。 2. 江民表:人名,即原诗作者。 3. 王圣时:人名,诗中提到的另一个人。 4. 吾一气:意指我与天地同根,共同来源于一气。这里的一气指的是天地未分开时的混沌状态。 5. 万物吾一身:意指我与万物都是我的身体的一部分。这是一种诗人对宇宙万物的看法,认为人与万物是紧密相连的。 6. 纷纷:纷杂繁多的意思。 7. 梏:束缚,限制的意思。 8. 末学:这里是诗人自谦的说法,表示自己的学识浅薄。 9. 二老:这里指的是江民表和王圣时两位老人。 10. 德为邻:意指他们的品德高尚,仿佛是道德的邻居。 11. 昭昭:清楚明了的意思。 12. 故新:古与今,过去与现在的意思。 13. 寄声:通过这首诗传递声音或者消息。 14. 发妙蕴:揭示出深奥的道理。 15. 一视:平等对待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次韵江民表寄王圣时六首 其六》是南宋诗人许景衡的一首诗歌。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首联“天地吾一气,万物吾一身”,表达了诗人认为天地万物与我同根同源的思想。这种思想源于道家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诗人将天地、万物与个人紧密相连,体现了他对生命存在的感悟。 颔联“纷纷梏形体,末学蔽多闻”,描述了人们被纷繁复杂的世俗所束缚,学问虽多却难以理解事物的本质。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世俗学问的不满和对真理的追求。 颈联“二老独超然,早以德为邻”,赞美了两位老人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他们早早地以道德为伴,追求心灵的宁静与升华。这里“二老”指江民表和王圣时,诗人借赞扬他们来表达对道德修养的推崇。 尾联“昭昭此心理,千古无故新”,强调了这种超脱世俗的人生哲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的鲜明和深刻,没有新旧之分。诗人通过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表达了人们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是一脉相承的。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表达了他对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江民表寄王圣时六首 其六》是北宋诗人许景衡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75年前后,即北宋初年。 在许景衡的一生中,他曾担任翰林院学士、尚书右丞等职,但因与权臣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贬谪至饶州。这一时期,他目睹了民间的疾苦,对国家的前途担忧,写下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 在北宋初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如土地兼并严重、赋税繁重等。许景衡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的忧虑和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希望共同为国家献策献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