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挽刘太君诗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挽刘太君诗二首 其二
配德乐邱园,承家属后昆。 千钟岂荣耀,一笑为平反。 庭树悲风惨,霜天落月昏。 斑衣已陈迹,补衮看忠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许景衡(1072年-1128年),字少伊,号横塘居士,浙江台州黄岩人。北宋末南宋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许景衡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中进士,历任县令、郡守等职。他勤政爱...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愿你在邱园中充满喜悦与祝福,家族后代兴旺繁衍。 财富千万并非真正荣耀,笑对人生才能翻篇抒怀。 庭院风声悲凉,霜降之际夜空月色朦胧。 斑斓彩衣已成过往,忠诚献言让朝廷得以匡正。
去完善
释义
1. 配德:指配合德行。这里用来说明刘太君的品德高尚。 2. 乐邱园:指乐于归隐田园的生活。 3. 承家:继承家族事业。 4. 属后昆:指子孙后代。 5. 千钟:形容财富丰富。这里用来形容荣华富贵。 6. 一笑:表示乐观的态度。 7. 为平反:指为冤屈的人平反昭雪。 8. 庭树:庭院中的树木。 9. 悲风:使人悲伤的风声。 10. 霜天:下霜的天空。 11. 落月:即将落下的月亮。 12. 斑衣:彩色的衣服。这里用来形容美好的景象。 13. 陈迹:过去的痕迹。 14. 补衮:指对朝廷的忠言谏议。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许景衡为悼念一位名叫刘太君的妇女而作。诗的首联表达了刘太君德行高尚,其家庭世代都有贤良之才。颔联则以“千钟”喻荣华富贵,以“一笑”为平和反应,突显出刘太君的淡泊名利。颈联描绘了诗人在萧瑟秋风、霜天落月中悼念刘太君的场景。尾联则笔锋一转,用“斑衣”比喻陈旧往事,“补衮”则是对于忠诚劝谏的美好期待,进一步强调刘太君品德的高尚和对世人的忠告。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有对逝者的怀念之情,又有对其品质的赞美之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挽刘太君诗二首 其二》是南宋诗人许景衡的一首悼念亡妻之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至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之间,即许景衡辞官后的晚年时期。 在这一时期,许景衡经历了宦海浮沉和人生起落。他曾担任朝廷要职,但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晚年辞官回乡,专注于文学创作和教育子孙。在此期间,他的生活颇为清苦,但他始终保持高洁的品质和坚定的信仰。 在《挽刘太君诗二首 其二》的创作时期,南宋社会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局面。北方的金国不断侵扰边境,而国内政治斗争激烈,百姓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许景衡以悲悯之心关注民生疾苦,抒发对亡妻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死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