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报恩
篮舆访萧寺,烟暝涨春空。
远树楼头绿,残霞山外红。
昏钟发林杪,人语殷桥东。
回首都无迹,人生真梦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乘着竹轿探访古庙,烟雾弥漫了整个春天。
远方的楼房在绿色中若隐若现,残霞如血染红了远方的小山。
黄昏时钟声从树林间传来,人们熙熙攘攘的在桥的东边。
回首往事仿佛一场梦,人生真的就像是一场梦啊。
去完善
释义
【篮舆】手推车
【萧寺】泛指佛寺
【烟暝】烟雾弥漫
【楼头】楼顶
【林杪】树林的树梢
去完善
赏析
《过报恩》是南宋诗人张九成的作品,描绘了春日傍晚游览寺庙时的景色和感受。此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春暮晚景图,并将人生哲理蕴含其中,表达出人生如梦的感慨。全诗节奏轻快、韵味悠长,堪称古代山水田园诗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报恩》是南宋诗人张九成的诗作,创作于公元1141年前后。在这一年里,金国和南宋的关系紧张,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争。此时,张九成正担任枢密院编修官,参与国家的军政事务。在这首诗中,他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朝廷重用人才的期望。
在这段时间里,张九成的生活并不平静。他曾多次上疏直言,批评朝政,这使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受到质疑。然而,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勇敢地为国家发声。这种坚定的立场,使他成为了南宋士人的楷模。
在同时间段内,南宋的社会政治环境也颇为复杂。金国对南宋的侵略,使得国内民众困苦不堪。而南宋朝廷内部,主战派和主和派之间的矛盾冲突,也使得政局动荡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张九成以他的诗才和智慧,为国家民族的安危发出呼喊。这首《过报恩》,便是他在这个特殊时期的内心写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