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观梅
何物苍头不自量,踏梅踏月上山堂。
月明幸是无痕迹,可惜琼瑶一径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什么无知之人自我感觉过于良好,不掂量自己的能力,竟然敢肆意践踏梅花和月光,登上这山间的堂舍?好在月亮没有被留下足迹,遗憾的是只有那一地的梅花香气成了见证。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何物:指的是什么东西或什么人。这里指代那些随意践踏梅花和月色的人。
2. 苍头:原意是指头发苍白的老者,这里用来比喻无知的人。
3. 月明:形容月光明亮。
4. 无痕迹:指月光照亮大地,却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5. 可惜:表示遗憾。
6. 琼瑶:原意是指美玉,这里用来比喻梅花的美丽和香气。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月中观梅》中,诗人以观察者和对话者的双重身份,向读者展示了月光下梅花盛开的美景以及自己对美的感悟。首先,“何物苍头不自量”是诗人的发问,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梅花的生命力。“踏梅踏月上山堂”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赏花时的情景和心境,呈现出一幅月夜寻幽、梅花盛开的画卷。接下来的“月明幸是无痕迹”,传达了诗人对明月映照下梅花的赞美,同时隐含了对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的惋惜之情。最后一句“可惜琼瑶一径香”则是对梅花香气四溢的描绘,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对美好时光无法留住的慨叹。整首诗既充满了画面感和视觉冲击,又富有哲理和人文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对自然的敏感捕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月中观梅》是南宋诗人方岳所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即南宋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方岳经历了许多人生波折。他自幼聪颖过人,年轻时即以文才闻名乡里。然而,他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未果。直到晚年,他才考中进士,历任州县官吏。这段经历使他对人生的起起落落有了深刻的体会,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南宋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历史阶段。北方的金国不断南侵,使得南宋朝廷不得不采取守势,国家形势岌岌可危。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文人志士纷纷投身抗金事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挽救国家的命运。方岳也不例外,他将自己的爱国情怀寄托在诗歌之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关切。
《月中观梅》正是方岳在这个特殊时期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月夜赏梅的描述,表达了对自己境遇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他也通过梅花的形象,传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民族精神的赞美。这首诗既展现了方岳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南宋时期文人志士的共同心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