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钟陵禁烟寄从弟

标题包含
钟陵禁烟寄从弟
落絮飞花日又西,踏青无侣草萋萋。 交亲书断竟不到,忍听黄昏杜宇啼。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中(生卒年不详),字有中,号石湖居士,唐朝时期江南地区的一位文人。他的生平事迹主要见于《全唐诗》等文献资料。 李中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才华横溢,擅长诗词歌赋,尤以诗名最为显著。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飘落的柳絮和飞扬的花瓣随着太阳的落山而消失,我独自一人在这片长满芳草的土地上踏青。我的亲朋好友们都没有给我写信,我只能忍受着听到黄昏时刻杜鹃鸟的悲鸣。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钟陵:古代地名,位于今天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境内,相传因罗隐写有“十年流水梦魂中,都在钟陵禁烟内”而得名。 2. 禁烟:指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日,这一天禁止生火煮饭。 3. 从弟:堂弟。 4. 落絮飞花:形容柳絮和花朵飘落的情景。 5. 日又西:太阳已经落山,表示天色已晚。 6. 无侣:没有同伴。 7. 踏青:指春天到郊外游玩。 8. 萋萋:形容草木繁茂的样子。 9. 交亲:交往密切的亲友。 10. 书断:书信断绝。 11. 忍听:忍受着去听。 12. 黄昏杜宇啼:杜宇是一种鸟名,又称杜鹃,叫声哀婉,傍晚时分尤为明显。这里用杜宇的哀鸣来表达对从弟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清明时节的孤独和思念之情。首句“落絮飞花日又西”描绘了暮春的景象,通过“落絮”和“飞花”两个意象表现了春天的离去。第二句“踏青无侣草萋萋”则表现了诗人独自踏青时的心情,由于缺少亲友相伴,使得原本美丽的景色也显得有些凄凉。第三句“交亲书断竟不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人理解的孤独感。最后一句“忍听黄昏杜宇啼”以杜鹃鸟的啼鸣为喻,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亲情的眷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由唐代诗人李中创作的五言诗《钟陵禁烟寄从弟》。这首诗创作于唐昭宗年间(公元893年),当时唐朝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在政治方面,宦官权力斗争激烈,皇权衰微;在外部环境上,地方藩镇割据严重,中央政权失去对地方的控制力。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感慨时事,寄情山水田园,寻求精神寄托。 李中作为一位出身寒门的文人,长期任职地方官员,始终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他在担任钟陵司马时,看到地方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朝廷却无力解决问题,不禁产生了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在此时期,他创作了大量描绘民间疾苦、抒发个人情怀的诗篇。 《钟陵禁烟寄从弟》是李中在这个特殊时期写给他的堂兄弟的诗歌。通过描述清明节时禁烟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还借此表达了对自己身世的不幸遭遇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