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奉和袭美先辈悼鹤

标题包含
奉和袭美先辈悼鹤
池塘萧索掩空笼,玉树同嗟一土中。 莎径罢鸣唯泣露,松轩休舞但悲风。 丹台旧氅难重缉,紫府新书岂更通。 云减雾消无处问,只留华髪与衰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池塘寂寞无人知,玉树俱埋尘土里。 路边的莎草不再鸣叫,只有露水哭泣;松树下的长廊失去了舞蹈的乐趣,只剩下风声哀嚎。 修炼的旧事难以重来,神仙的新书也无法相通。 云雾消散无影无踪,只剩老者和白发一起度过时光。
去完善
释义
1. 奉和:作诗与别人相唱和。 2. 袭美:诗人陆龟蒙的字。陆龟蒙与张贲交往甚密,同为晚唐文人。 3. 先辈:指陆龟蒙。 4. 莎径:莎草丛生的路径。 5. 丹台:道教传说中天神居住的地方。 6. 紫府:道家传说中的神仙住处。
去完善
赏析
《奉和袭美先辈悼鹤》是唐代诗人张贲创作的一首哀悼诗,通过描绘了池塘、玉树、莎径、松轩等景象,表达了作者失去仙鹤的悲痛之情。首联“池塘萧索掩空笼,玉树同嗟一土中”,以池塘的冷清和玉树的枯萎为对比,隐喻生命的消逝;颔联“莎径罢鸣唯泣露,松轩休舞但悲风”则描述了鹤的哀鸣和停止舞蹈,暗示着鹤的离世;颈联“丹台旧氅难重缉,紫府新书岂更通”表达了作者对于鹤的不幸遭遇感到惋惜;尾联“云减雾消无处问,只留华髪与衰翁”则表现出了作者在失去鹤之后无尽的哀伤和孤独。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奉和袭美先辈悼鹤》是唐代诗人张贲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大致可以概括如下: 首先,诗词的创作时间约为唐朝末期,具体时间未详。这一时期,社会矛盾激化,战争频繁,民众疾苦,而朝政腐败,宦官、外戚等统治阶层争权夺利,导致国力日渐衰败。 其次,这一时段与作者张贲的人生际遇紧密相关。据史料记载,张贲官至御史大夫,其正直无私的个性使他备受崇敬,亦深受排挤。他在为官期间看透了官场中的尔虞我诈,深感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贪婪,这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再者,此段时间内,唐代的社会状况十分复杂,国家分裂割据,战乱不断,政权频繁更迭,这些时代背景为张贲创作提供了深厚的土壤。他的作品多关注民生疾苦和社会现实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张贲创作《奉和袭美先辈悼鹤》这首五言律诗的背景可概述为:唐朝末期,社会动荡,民生困苦,政治腐朽,而诗人本身因为忧国忧民的心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体悟,使得本诗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寓含了深厚的时代底蕴。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