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长门怨

标题包含
长门怨
争得一人闻此怨,长门深夜有妍姝。 早知雨露翻相误,只插荆钗嫁匹夫。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长门:指汉代的长门宫,是汉武帝的陈皇后被幽禁的地方。 2. 争得:怎得,如何能够。 3. 闻此怨:听到这样的哀怨。 4. 深夜:指在晚上。 5. 妍姝:美丽的女子。 6. 雨露:指皇帝的恩泽。 7. 翻相误:反而互相耽误了。 8. 荆钗:用荆枝制作的头饰,比喻贫贱。 9. 匹夫:普通人,这里指寻常百姓。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长门怨》是唐朝诗人刘得仁的杰作,通过对古代皇后陈阿娇遭冷落的描绘,传达了红颜薄命的哀伤与无奈。在诗中,“争得一人闻此怨”意味着即使有人得知了这个女子的怨恨,也无法改变她的命运;“长门深夜有妍姝”则形容了幽深的宫殿之中,美人独自叹息的画面。最后两句“早知雨露翻相误,只插荆钗嫁匹夫”表明如果早知道命运的变幻莫测,还不如嫁个普通百姓,过上平凡的生活。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刻,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情感智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长门怨》是唐朝诗人刘得仁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年)。在刘得仁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正值安史之乱后不久,社会动荡,百姓疾苦,文人仕子仕途艰辛。 刘得仁本人也经历了战乱和离乱,其家族显赫,祖父刘祥道曾官至尚书左仆射,但到了他这一代家道中落,加上战乱影响,生活颇为艰苦。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及第,因此他对士人阶层的命运有深刻的体悟。这种人生经历使他在创作这首诗时,能够以真切的情感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一方面是国家政治的动荡不安,另一方面是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困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刘得仁创作的这首《长门怨》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以及对个体命运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