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平坦雪兼风雨

标题包含
平坦雪兼风雨
自从平坦望衢南,值雪霏霏日日添。 既挟狂风和面扑,又偕猛雨向身沾。 手拈纸伞凝犹痹,足踏皮鞋冻亦渐。 那识坚刚金石操,于中凛凛独争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淳(1892年-1970年),字子庄,号半丁,江苏苏州人。中国著名书法家、篆刻家、诗人。 陈淳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他年轻时曾就读于苏州草桥中学,后赴上海求学,先后毕业于上海美术...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自从你在望衢的南边走着平坦的路,正赶上每天都在下着纷纷扬扬的大雪。伴随着狂风扑面而来,还有大雨也朝着你的身体淋来。手上拿着的纸伞好像被冻结了,脚上穿着的皮鞋也被冰冻得越来越厉害。但你并不知道有像金石一样的坚强精神在鼓舞着你,让你在这寒冷的天气里依然坚持着前行。
去完善
释义
这首诗的作者是陈淳,字安卿,号北溪,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宋代学者、诗人。他的诗风质朴,作品多描绘日常生活和农村风光。 注释: 1. 平坦:指的是作者行走的地方地势平坦。 2. 望衢南:衢,大路;望衢南,望见大路南边的意思。 3. 值:遇到。 4. 霏霏:雨雪交加的样子。 5. 日日添:每天都在增加。 6. 挟:带着。 7. 和面扑:和面扑,一种狂风的名字,这里用来形容狂风的力量。 8. 偕:一起。 9. 猛雨:暴雨。 10. 向身沾:向身上淋湿。 11. 手拈:拿着。 12. 纸伞:古代的雨伞,用纸质材料制作。 13. 凝犹痹:凝,寒冷;犹,好像;痹,麻木。这句是说拿着纸伞的手感到寒冷,仿佛麻木了。 14. 足踏:走路。 15. 皮鞋:古代的一种鞋子,用皮革制作。 16. 冻亦渐:渐渐感到寒冷。 17. 那识:哪知道。 18. 坚刚:坚强。 19. 金石操:金石,比喻坚硬的物体;操,品行、操守。 20. 凛凛:形容严寒的样子。 21. 独争严:独自抵抗严寒。
去完善
赏析
《平坦雪兼风雨》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风雪交加的环境中艰难前行的场景。首联“自从平坦望衢南,值雪霏霏日日添”,诗人描述了自己从平坦的道路向南望去,只见大雪纷飞,天天都在增多。这里通过“望”和“值”两个动词,表达了诗人对环境的关注和体验。 颔联“既挟狂风和面扑,又偕猛雨向身沾”,进一步刻画了风雪的肆虐。狂风挟带着雪花扑面而来,猛烈的雨点也沾染在诗人的身上。这里的“挟”和“偕”两个动词,形象地展现了风雪的无情。 颈联“手拈纸伞凝犹痹,足踏皮鞋冻亦渐”,描绘了诗人在风雪中的无奈与挣扎。手持纸伞仍然感到寒冷,脚穿皮鞋也逐渐被冻僵。这里通过“拈”和“踏”两个动词,传达了诗人面对风雪时的无助。 尾联“那识坚刚金石操,于中凛凛独争严”,表现了诗人在艰难环境中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尽管面临如此恶劣的天气,诗人仍然坚定地行走在风雪之中,表现出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坚强意志。 整首诗通过对风雪的描绘,展现了一位在艰苦环境中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的诗人形象。同时,也寓含着诗人对人生困境的乐观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平坦雪兼风雨》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陈淳所创作的。此诗描绘了雪地风雨交加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创作背景如下: 在公元1159年左右,陈淳在南宋时期开始他的文学生涯。在这段时间里,他生活在一个动乱的时代,南宋与金国的战争持续不断,国家局势紧张。然而,他并没有被这种氛围影响,而是选择以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细心。 在他的笔下,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大自然始终保持着它的美。在这首诗中,他以风雪交加的场景为背景,展现了他对生活乐观的态度。尽管生活环境恶劣,但他依然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将这些感受通过诗歌传达出来。 总的来说,《平坦雪兼风雨》这首诗是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然而,诗人陈淳却能够跳出时代的局限,用他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人生视角,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生动的风雪画卷,展示了诗人在困境中的乐观精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