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
山下六七里,山前八九家。
家家清到骨,只卖水仙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脚下有六七个村落,山前有八九户人家。每一家都清爽至极,只出售水仙花。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山下:指山的下方,这里可能是具体的地名或泛指山地地区。
2. 六七里:指大约四至七里的距离。
3. 山前:指山脉的前方,可能与“山下”相连,形成对山地地区的描述。
4. 八九家:指大概五至九户人家。
5. 清到骨:形容极度清净,表示生活环境非常干净、纯洁。
6. 水仙花:一种花卉,又名中国水仙,具有芬芳的香气,是中国的传统名花之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山下》描绘了山间田园的宁静与美好。首句“山下六七里,山前八九家”,通过具体的数字,让我们清晰地感受到了山下的距离和户数的稀疏,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紧接着,“家家清到骨,只卖水仙花”,则刻画了山村人家的洁净生活,以及他们单纯的生活追求——卖水仙花,这些朴素而美好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显得格外动人。
从整首诗来看,作者以简练的文字,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绘画功底,也传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这首诗中的画面感强烈,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山间的静谧之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下》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伯仁的作品。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960-1127年),此时正值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文人墨客荟萃之时。由于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因此这一时期的诗歌艺术成就斐然,其中以苏轼、黄庭坚等人为代表的宋词流派尤为突出。
在诗人生涯方面,宋伯仁是一位颇有文采的学者,他在官场上却并未取得太大的成就。尽管他的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但他在文学上的造诣却使得他成为当时颇有声望的一位文人。在他的人生经历中,他曾游历过许多地方,这使他对自然景色有着独特的理解,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首《山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在描绘山下的风光时,他以一种清新脱俗的语言,展示了山间溪谷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寓含着作者渴望避世隐居的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