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胡婿晋远赴嘉兴酒官 其二

标题包含
送胡婿晋远赴嘉兴酒官 其二
名世非科目,传家岂搢绅。 纷纷一炊梦,鼎鼎百年身。 看取无穷事,何如不朽人。 侯翁虽龃龉,此话故情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孙应时(1524年-1580年),字季和,号淮海居士,浙江绍兴人。明朝政治家、文学家。 孙应时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中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登进...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名声传世非靠所学科目,家族延续岂止士绅。 短暂人生如同炊烟幻梦,百世流芳不过盛年一世。 纵观历史无穷故事,谁能不朽传颂至今? 尽管与侯翁意见不合,这番话却显现出深情厚谊。
去完善
释义
1. "名世":指在社会上获得声望和地位。 2. "科目":科举考试的各种科目。 3. "传家":指将家族事业发扬光大。 4. "搢绅":士大夫阶级,指有一定地位和身份的人。 5. "纷纷":纷扰杂乱的样子。 6. "一炊梦":比喻短暂的人生。 7. "鼎鼎":形容事物声名显赫。 8. "无穷事":指世间纷繁复杂的事务。 9. "不朽人":指名声永存的人。 10. "侯翁":对尊者的敬称,这里指胡女婿。 11. "龃龉":牙齿上下不相合,比喻意见不合或关系不和。 12. "此话":指上面说的"看取无穷事,何如不朽人"的话。 13. "故情亲":指感情深厚,如同亲人一般。
去完善
赏析
《送胡婿晋远赴嘉兴酒官 其二》孙应时的这首诗词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功名和家世的独特见解。首联通过对比科举成名与家庭传承的价值,暗示出诗人对个人成就与社会地位的反思。颔联中“纷纷一炊梦”以梦境的意象表现人生的短暂无常,而“鼎鼎百年身”则揭示了个人生命的珍贵,两者互为衬托。颈联引导读者思考什么才是人生的永恒价值,启发人们跳出世俗的纷扰,追求真正的不朽。尾联则以朋友间的劝勉之词作结,显现了诗人友情深挚的一面。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胡婿晋远赴嘉兴酒官 其二》是南宋诗人孙应时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作于公元1145年前后,正值南宋与金国对峙时期。 孙应时在这个时期生活坎坷,经历了战乱和流离失所的痛苦。他曾举进士不第,历任县令、郡守等职,后因得罪权贵被贬谪。尽管如此,他始终坚守文人志士的风骨,关心国家命运,关注民生疾苦。 在创作这首送别诗时,孙应时正处于仕途不顺、人生迷茫的时期。然而,他仍然寄希望于友人在新的环境中有所作为,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这正是这首诗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