骢马
西北五花骢,来时道向东。四蹄碧玉片,双眼黄金瞳。
鞍上留明月,嘶间动朔风。借君驰沛艾,一战取云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匹来自西北的五花骢马,来时选择向东而行。它那四只马蹄如碧玉般璀璨,双眼中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在马鞍之上,仿佛留下了明月的影子,而它的嘶鸣声如同北风中的号角般激昂。愿借你这匹骏马,我们一起奔驰在广阔的疆土,一举攻下云中的要塞。

去完善
释义
1. 骢马:古代的一种杂色马。
2. 西北:指长安一带,此处是沈佺期的家乡。
3. 五花骢:一种毛色斑斓的骏马。
4. 道向东:指骑马朝东行。
5. 四蹄:马的四个蹄子。
6. 碧玉片:形容马蹄的光泽如碧玉一般。
7. 双眼:马的双眼。
8. 黄金瞳:形容马眼的金光闪闪。
9. 鞍上留明月:指马背上留下明月的倒影。
10. 嘶间:马嘶鸣时。
11. 朔风:北风,这里指寒冷的秋风。
12. 借君:借给您这匹马。
13. 驰沛艾:驰骋疆场,英勇作战。
14. 一战:一次战斗。
15. 取云中:夺取云中的土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骏马的形象为载体,展现了豪放的壮志豪情和英勇无畏的战士形象。首句“五花骢”点明了骏马的珍贵与独特,凸显其雄壮之美。次句“来时道向东”暗示了战马蓄势待发的状态,流露出激昂的斗志。
接下来两句描绘了骏马的特征:“四蹄碧玉片,双眼黄金瞳。”马的四蹄犹如碧玉般闪耀,双眼则如黄金般璀璨,显得非常雄壮威武。这既是对骏马外观的具体描绘,也象征了主人英勇善战的品质。
而“鞍上留明月,嘶间动朔风”则为骏马的奔腾飞跃创造了氛围,表现出了勇往直前的精神气质。最后一句“借君驰沛艾,一战取云中”表达了诗人期望借助骏马的力量,在战场上英勇杀敌、一举夺取云中的壮志豪情。
整首诗通过对骏马的描绘,传达出豪迈壮烈的英雄气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骢马》是初唐著名文人沈佺期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唐高宗朝(公元650-683年),正值国家逐渐强盛,文化艺术繁荣的时期。
沈佺期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并未取得功名。直到唐高宗朝,他才被任命为尚衣奉御,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在任职期间,他结识了许多文坛名士,如王勃、杨炯等,并与他们一起推动了初唐诗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唐朝的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经济也逐渐恢复。然而,随着权力的集中,宫廷内部的斗争也日益激烈。沈佺期作为朝廷官员,自然无法回避这些纷争。他在任期间,曾多次受到皇帝的嘉奖,但也曾因犯错而被贬职。这种曲折的经历,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首诗中,沈佺期通过对骢马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他以马的豪勇和忠诚自喻,希望能够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为国家做出贡献。同时,他也暗示了在现实社会中,人们需要保持坚定的信念,不畏艰难险阻,才能取得成功。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沈佺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是初唐时期文人精神风貌的写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