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赋得秋风生桂枝

标题包含
赋得秋风生桂枝
金飚随素律,丹桂吐幽姿。 潜动惊秋意,生从傲雪枝。 高应翻月窟,清已彻天涯。 虽效纷披态,终无摇落悲。 低嫌苹末起,凉异棘心吹。 幸有乘风兴,高攀自不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才邵,字美中,号竹溪,南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他生于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卒于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享年39岁。 刘才邵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在少年时期就博览群书,学识渊...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金飚:秋风。 2. 素律:自然界的基本规律。 3. 丹桂:红色的桂树。 4. 幽姿:形容桂树枝条低垂,姿态优美。 5. 潜动:暗暗地启动,形容秋天的到来。 6. 翻月窟:指月亮在天空中移动。 7. 纷披:分散、分散。 8. 苹末:树叶的尖端。 9. 棘心:酸枣树的嫩芽。 10. 乘风兴:顺着风势上升。
去完善
赏析
《赋得秋风生桂枝》是一首描绘秋天桂花开放的古诗。诗人刘才邵以“金飚”比喻秋天的风,用“丹桂”象征桂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美好景象。诗中通过秋风和桂花的互动,传达了生机勃勃、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诗人眼中,虽然自然界的事物都会经历生死轮回,但它们在短暂的生命中依然能展现出最美好的风采。 首联“金飚随素律,丹桂吐幽姿”,描述了秋风与桂花的相伴而生,揭示了诗歌的主题。其中,“金飚”形象地描绘了秋风的特点,而“丹桂”则生动地展现了桂花的美丽。 颔联“潜动惊秋意,生从傲雪枝”,进一步表现了桂花的顽强生命力。即使面临寒冷的冬天,桂花依然能够坚韧不拔,傲然挺立。这种精神品质令人敬佩。 颈联“高应翻月窟,清已彻天涯”,展现了桂花的超凡脱俗之美。它的高洁仿佛来自月宫,其清香弥漫在整个天涯。这种美好的景象让人陶醉。 尾联“虽效纷披态,终无摇落悲”,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生命轮回的看法。尽管桂花最终会凋谢,但它仍然能在短暂的岁月里展现最美的姿态。这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赋得秋风生桂枝》是南宋诗人刘才邵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94年,即南宋光宗绍熙年间。在这个时期,国家政治腐败,民生疾苦,金兵不断南侵,宋室偏安江南,北宋时期的繁荣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 刘才邵的出生年份虽然不详,但从他诗中的表达来看,他对于当时的国家和民族命运有着深刻的关切和忧虑。他在诗中将秋风、桂枝两种自然景物巧妙地结合起来,寓意着国家的危亡与人民的困苦。这一时期的刘才邵虽然在政治上并不得意,但他始终关心国家大事,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为国效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此外,这个时期的社会文化氛围也十分浓厚,文人墨客们纷纷抒发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生的关注。刘才邵的诗文也得到了时人的赞誉,他的诗歌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然而,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恶劣,刘才邵并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这也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