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草衣寺 其二
覆雨翻云转手间,阴晴都付与秋山。
老年心绪偏宜醉,长日工夫只为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风雨飘摇转瞬即逝,变幻莫测全交给秋天的山色。
老年心境更适合陶醉在酒中,漫长日子里就为了追求闲适的生活。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覆雨翻云:形容变化无常的事物。覆,翻转;翻,反转。这里指天气变化莫测。
2. 阴晴:阴天和晴天。
3. 秋山:秋天的山林景色。
4. 老年心绪:老年时的心情。心绪,心情。
5. 偏宜醉:特别喜欢饮酒。偏宜,特别适宜,特别喜欢。
6. 长日工夫:指漫长的一天时间。长日,漫长的日子。工夫,时间,功夫。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为主题,通过描绘秋天风雨交替的景象,传达出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领悟。首句“覆雨翻云转手间”形象地展现出天气瞬间变化的景象,使人联想到人生的无常。接着的“阴晴都付与秋山”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变幻莫测的自然界时的心情,无论是阴雨还是晴朗,都将这一切赋予给秋天的山景。接下来的两句诗则表现了诗人在老年时期的心境和态度。“老年心绪偏宜醉”意味着诗人步入老年后,更愿意借酒消愁,暂时忘却生活的烦恼;而“长日工夫只为闲”则反映出诗人把闲暇时光看作是人生的宝贵财富,以此来享受宁静的生活。整首诗在抒写自然景色中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感慨,从而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草衣寺 其二》是南宋诗人韩淲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草衣寺周围的自然风光和寺庙的宁静气氛,表达了诗人对宗教信仰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超脱态度。
创作背景方面,该诗作于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充满战乱和政治纷争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韩淲作为一名官员,亲身经历了国家的动荡和社会的不安。他曾在地方任职,努力为人民谋福祉,但无奈时局艰难,他的政治抱负无法完全实现。因此,他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时代背景方面,南宋时期,佛教在中国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文人墨客都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尝试通过参禅悟道来寻求心灵的慰藉。韩淲也不例外,他在此诗中对草衣寺的描绘,反映了他对这个时期佛教文化的理解和体验。同时,这个时期的山水诗也非常流行,韩淲此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体现了这一时代的文学特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