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晏相公湖上十月九日三首 其三
秋花含练犹强发,映水依林黄复丹。
已觉微阳在波底,浴凫沈鹭不知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秋天花朵仍然盛开,黄色与红色相互映衬,格外美丽;它倒映在水中,依傍着树林,显得分外娇艳。已经感觉到夕阳即将落下,可是水鸭和白鹭在水中悠游,似乎并不觉得寒冷。
去完善
释义
1. "练":白色的丝织品,这里用来形容花朵的洁白。
2. "黄复丹":黄色与红色相间的花朵。
3. "微阳":微弱的光线,这里指夕阳。
4. "波底":水面下。
5. "浴凫":在水中洗浴的野鸭。
6. "沈鹭":在水中栖息的鹭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韩维的一首描绘秋天景色的诗篇。诗中通过描述“秋花”、“练犹强发”等元素,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生机;同时通过描绘“映水依林黄复丹”的景色,展现了秋天的色彩丰富,层次分明。此外,诗人还通过描绘“已觉微阳在波底”、“浴凫沈鹭不知寒”的场景,表达了对秋天的深沉感受,以及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晏相公湖上十月九日三首 其三》是北宋时期诗人韩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秋季初冬时节,对大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哲学的思索。
首先,从诗词的创作时间来看,这首诗歌作于北宋时期,当时正值公元10世纪的末期。在这个时代,宋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繁荣发展。这样的社会环境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其次,关于诗人的个人际遇,韩维在年轻时就展现出过人的才华,得到了当时朝臣的赏识。然而,他在仕途上的发展并不顺利,多次遭受贬谪。在这首诗的创作期间,韩维虽然受到晏殊的推荐进入朝廷,但他仍然身处高位而心存忧虑。这种矛盾的心态反映在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人生哲理的探讨中。
再次,结合这个时期的背景知识,我们可以看到北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当时的文人墨客对于山水田园题材的诗歌尤为热衷,他们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此外,这个时代的人们也普遍关注人生哲理和道德修养,这在韩维的诗作中也得到了体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这首诗的创作时间、诗人的个人际遇以及时代的背景知识等方面来理解和欣赏《和晏相公湖上十月九日三首 其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