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桃花庵歌

标题包含
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疯颠,我咲世人看不穿。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原版)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风颠,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版本一)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来花下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风骚,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版本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是明朝著名的文人、画家和诗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唐广德是一位商人,母亲丘氏则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女性。 唐寅在少年时期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查看更多
琰琰^o^LI
去完善

译文
试问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豪杰如今安在?他们的坟墓早已荒芜,既没有美酒也没有鲜花,只剩下一片农田供人耕种。
琰琰^o^LI
去完善
释义
五陵: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这里泛指贵族或显赫人物的坟冢。
琰琰^o^LI
去完善
赏析
《桃花庵歌》是一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篇,通过描绘桃花与酒的形象,展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精神世界。全诗语言清新自然,节奏明快流畅,尤其以叠句形式增强了音乐感。“桃花”不仅是自然景物的象征,更是诗人理想化生活的寄托;“酒”则成为摆脱现实束缚、追求心灵自由的媒介。 上片着重描写桃花仙人的日常生活,从种桃树到摘花换酒,再到花下饮酒、醉眠,呈现出一种随性洒脱的生活状态。这种生活虽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远离浮华,回归本真。 下片转入议论,通过对富贵与贫贱的对比,揭示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命态度。诗人认为,富贵虽令人羡慕,却也使人疲于奔命;而贫贱虽然物质匮乏,却能获得真正的闲适与自在。最后两句点明主旨,用历史的沧桑感反衬出现实的虚幻,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与超脱。 整首诗行文潇洒自如,情感真挚动人,体现了唐寅旷达不羁的性格特征,同时也传递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智慧与豁达。
琰琰^o^LI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唐寅时年三十六岁。这位江南才子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因科场案被黜,仕途梦断,从此放浪形骸,寄情山水。他在苏州城北的桃花坞购得一处荒地,筑建桃花庵,过着半隐居的生活。这首《桃花庵歌》正是他在此期间所作,借桃花仙人自喻,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鄙夷,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深刻体悟。诗中流露出的旷达与超脱,既是对现实的抗争,也是对自我精神世界的坚守。
琰琰^o^LI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