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楚绝无行乐地万柳池边有开元小寺稍洁因载酒约淮上翁荀桂叔林绍先诸友同游
柳外澄波系小艖,玉皇宫畔梵王家。
蚁浮腊味杯行酒,鹤避晴烟灶煮茶。
客里招邀慙草率,座中沾洽笑兰阇。
杖藜归路西风晚,一抹寒林万点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柳树下湖面平静如镜,倒映着小船轻轻荡漾,如同在玉皇宫旁的仙家境界。腊味的香气随杯中之酒漂浮在空中,白鹤因炊烟而向远处躲避。在这他乡之地被邀请感到有些许局促,但客人之间的谈笑风生却使气氛融洽。用拐杖撑着疲惫的身体走在归途之上,太阳已落西山,天空中出现了一抹寒林,无数乌鸦啼叫着归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淮楚:即指江淮地区,也泛指整个南方。在古代,这个地方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2. 万柳池:万柳池位于今安徽省淮南市,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风景名胜区。
3. 开元小寺:这座寺庙的名字为“开元”,是古代佛教建筑的一种代表。
4. 澄波:清澈的水面。
5. 小艖:一种小船。
6. 玉皇宫:这里指的是寺庙中的宫殿或主要建筑。
7. 梵王:梵天王,佛教中的神祇之一。
8. 蚁浮腊味:用蚂蚁浮在腊味上的方式喝酒,这是一种古老的饮酒方式。
9. 鹤避晴烟:形容鹤在烟雾中飞翔的样子。
10. 灶煮茶:在炉灶上烧水煮茶。
11. 招邀:邀请朋友参加活动。
12. 草率:这里指活动组织得比较简单,没有过于繁琐的程序。
13. 沾洽:指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感情深厚。
14. 笑兰阇:形容人们欢笑声此起彼伏。
15. 杖藜:拄着拐杖走路。
16. 西风:秋天的风。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游览淮楚的开元小寺的场景。诗歌开篇即展现了柳外澄波的小舟和玉皇宫畔的寺庙,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下来,诗人在描述了酒宴中的情景,包括酒、茶以及待客之道。而宾客之间的欢笑和融洽氛围则为诗歌增色不少。最后,诗人以杖藜归路和西风的景象为结尾,留下了一抹寒林和万点鸦的景象,使得诗歌在热闹之中带有一些沉静和内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淮楚绝无行乐地万柳池边有开元小寺稍洁因载酒约淮上翁荀桂叔林绍先诸友同游》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期,当时的南宋朝廷政治腐败,内外矛盾重重,北方的金朝不断南侵,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背景下,诗人俞德邻以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厚的家国情怀,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俞德邻的人生际遇也颇为坎坷。他一生未仕,以诗文名世,曾游学四方,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然而,尽管生活清苦,他却始终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民生疾苦。在这种人生际遇下,他创作了这首诗,借以抒发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生的关怀。
在同一时期,时代背景也为这首诗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当时,南宋朝廷内部斗争激烈,外患严重,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俞德邻选择了具有象征意义的开元小寺作为诗的背景,既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又传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同时,他还邀请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游历,共同感受这美好的山水风光,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的忠诚。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