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常
壮士轩昂早,穷涂蹭蹬多。
直将天命说,其奈客愁何。
晚岁饶归兴,青春亦浩歌。
旧溪如何守,应便挂渔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壮士雄风犹在,前程却多有艰难。
聊以天命自嘲,排解忧愁万千。
岁月悠悠而归心,青春仍志在四方。
故乡山河仍在,愿披蓑衣守故地。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杜常:诗人的朋友,生平事迹不详。
2. 轩昂:器宇轩昂,指气概不凡。
3. 穷途:穷途末路,形容处境艰难。
4. 蹭蹬:失意、困顿的样子。
5. 天命:指天命不可违,命运的安排。
6. 饶:富足,这里指诗人自己准备过上富裕的生活。
7. 归兴:回乡的意愿。
8. 青春:指青年时期。
9. 浩歌:大声歌唱。
10. 旧溪:故乡的溪流,这里借指家乡。
11. 如何守:如何保持住自己的信念。
12. 应便:应该顺势而为。
13. 挂渔蓑:指隐居田园生活,过渔夫般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送杜常》吕陶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壮士的豪迈与无奈,以及晚年归隐的闲适。首联通过“壮士轩昂早,穷涂蹭蹬多”表现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理解,感慨壮志未酬却潦倒一生的命运;颔联中的“直将天命说,其奈客愁何”则表达了面对困境时对天命的坚信,却又无法摆脱客愁的矛盾心情。颈联中的“晚岁饶归兴,青春亦浩歌”描绘了诗人在晚年生出归隐之心的豁达,也怀念曾经青春时光的豪情;尾联中的“旧溪如何守,应便挂渔蓑”则象征着诗人归隐后的生活愿景,期望在故乡的旧溪边度过宁静的余生。整首诗情感复杂,既有豪放之情,又有无奈之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杜常》是宋代诗人吕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晚期,正值宋哲宗时期(1086-1100年)。在那个时候,吕陶正处于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
吕陶早年进入仕途,后因触犯权贵而被贬官。在这段时间里,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就包括杜常。杜常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们两人时常一起饮酒赋诗,抒发胸臆。
当时,北宋社会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吕陶和杜常等人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文,唤起人们的忧患意识,呼吁改革现实。然而,他们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使他们倍感无奈和痛心。
在这种背景下,吕陶创作了《送杜常》一诗,表达了他们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朋友离去的惋惜之情。诗中的“只应天上存知己,不遣人间识异才”两句,既是对杜常才情的赞誉,也是对当时社会不重视人才的哀叹。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