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潘端叔
长沙送我枉君辞,怀玉逢君动我诗。
不是固违良友戒,舍渠宁慰远游悲。
鴈来海角平安讯,春到湖边南北枝。
傥忆平生故人否,衡门之下有栖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长沙送别令我心痛,与贤君相聚激起诗意。
并非故意违背朋友之劝,舍弃它们怎能安慰离愁?
雁儿传来了远方的平安信,春天降临在湖边的柳树。
倘若你还记得往日的故交,寒舍的门扉随时欢迎你停驻。
去完善
释义
1. 长沙:湖南省省会,这里借指送别之地。
2. 枉:这里是白费的意思。
3. 君辞:指潘端叔要离开。
4. 怀玉:湖南郴州的一个地方,这里借指赵蕃与潘端叔相遇的地方。
5. 动我诗:触动我的诗情。
6. 固违:坚持违反。
7. 良友戒:好朋友的劝告。
8. 舍渠:让他去吧,舍弃他。
9. 宁慰:宁愿安慰。
10. 远游悲:离家远行的心情悲伤。
11. 雁来海角:大雁从海角飞来,寓意传递消息。
12. 平安讯:平安的消息。
13. 春到湖边:春天来到湖边的意思。
14. 南北枝:南边的树枝和北边的树枝,这里代指整个湖边的景象。
15. 傥:如果,表示假设。
16. 忆平生:回忆一生。
17. 故人:老朋友。
18. 否:表疑问,意思是是否。
19. 衡门:横木做的门,这里借指简陋的住处。
20. 栖迟:居住,停留。
去完善
赏析
《送潘端叔》是宋代诗人赵蕃的一首送别诗。在这首诗中,赵蕃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情感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他以长沙和怀玉两地作为背景,表达了与朋友分别的哀伤以及对重逢的期盼。接下来,他提到自己并不是故意违背朋友的劝告,而是希望通过离别来安慰彼此在远方生活的忧伤。
在诗的后半部分,赵蕃以雁来报平安、春天到来时湖边的南北枝条作为比喻,表达了对朋友生活美好的祝愿。最后,他向朋友发出邀请,希望他们在闲暇之余能想起这位老朋友,一起共度时光。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他与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生活美好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潘端叔》是南宋诗人赵蕃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56年,正值南宋孝宗年间。在这个时期,中原地区正处于金国统治之下,而南宋则偏安江南一隅。国家分裂的形势使得许多士人产生了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这也为赵蕃的诗作提供了深刻的现实背景。
作为一位有家国情怀的诗人,赵蕃在面对国家和民族命运时深感忧虑。他一生奔波,努力践行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希望有朝一日能实现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振兴。在诗中,他以潘端叔作为象征,表达了对于挚友离别的不舍,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