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金陵杂兴诗后八首 其五

标题包含
题金陵杂兴诗后八首 其五
扫阶杨柳败荷风,春晚秋初下观中。 两度不能吟一句,愧君且说事匆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台阶上轻拂柳枝和败叶的风,春天渐晚秋天将至,在此观赏风景。两次写诗未能成句,感愧难言,只能告诉你事情发生得太匆忙了。
去完善
释义
薛师董:南宋诗人。 题金陵杂兴诗后八首 其五:这是薛师董创作的《题金陵杂兴诗后八首》这组诗的第五首。 注释: 1. 扫阶:即扫地。这里可能是指作者在游览过程中看到有人打扫台阶。 2. 杨柳败荷风:杨柳和风中败落的荷花。败荷,是指凋谢的荷花。 3. 春晚秋初:春天的末尾和秋天的开始,表示季节交替。 4. 下观:可能指的是参观或观赏。 5. 两度不能吟一句:两次都没有想出一句好诗。这里的“两度”和“一句”是相对的概念,表示诗人苦思冥想但难以找到合适的诗句。 6. 愧君且说事匆匆:对君感到惭愧,因为事情发生得太匆忙了。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未能在游览中找到灵感创作出好诗的遗憾心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两次来到春天的尾声和秋天的初期,观赏田野风光,却都未能成诗的情景。诗人以此表达了自己对于创作的严肃态度以及内心感到的愧疚。通过“败荷风”、“事匆匆”等词句,诗人暗示出时间的流逝和自己心境的波动。同时,诗中的“不能吟一句”也体现了诗人对自己创作能力的深刻反思与自勉。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有生动的自然景观描述,又富有浓厚的人文情怀,堪称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薛师董的《题金陵杂兴诗后八首 其五》创作于明朝嘉靖年间(约公元1534年)。在这个时期,薛师董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起伏。他曾入仕为官,但因官场黑暗而选择了辞官回乡,过上了隐居生活。这段时间,薛师董开始关注民间疾苦,关心民生,以诗歌反映社会现实。 在明朝嘉靖年间,国家政治腐败,宦官势力日益壮大,朝政混乱。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纷纷选择远离世俗,隐逸山林,薛师董就是其中之一。他的诗歌创作深受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的影响,表现出了对民间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