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出了罗浮洞
出了罗浮洞。有多情、梅花雪片,殷勤相送。见说然琴鹤外,诗压牛腰较重。去管甚、群儿嘲弄。岭海三年持翠节,料无时、不作家山梦。驰玉勒,归金凤。金凤池,乃所居也。一门朱紫环昆仲。看阶庭、森森兰玉,慈颜欢动。宰相时来须著做,且舞莱衣侍奉。却不信、大才难用。时事多艰人物少,便中兴、谁辨浯溪颂。为大厦,要梁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走出罗浮洞,纷纷扬扬的梅花雪片,多情地伴随着我。据说在修琴养鹤之外,我的诗歌才华更胜一筹。不必理会那些嘲笑与误解。我在岭南、海南任职三年,时刻保持忠诚之心,时常梦见家乡。乘着华丽的马车,终于回到了家中。那凤池之地,就是我居住的地方。一家人的地位显贵,兄弟们都环绕着我。看到院子里郁郁葱葱的兰草和玉竹,想到母亲一定会很高兴。时机到来的时候,还需要身担重任。不妨暂时放下抱负,侍奉父母,展现孝道。我不相信伟大的才能会无用武之地。尽管现在时局艰难,人才稀少,但总会有一个公正的时代到来,那时自然会有懂得赏识的人。国家的复兴,需要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去完善
释义
1. 罗浮洞:罗浮山在中国广东省,是古代仙家修炼之地。这里比喻作者离开家乡。
2. 梅花雪片:梅花和雪都是冬天特有的景色,这里用来表达作者离开时的季节和心境。
3. 然琴鹤:形容生活简朴的隐士,这里指作者的朋友。
4. 牛腰:古代书籍装订的方式,把书页折叠成细长条状,这里比喻作者的诗才出众。
5. 群儿嘲弄:指一些人对作者的嘲笑和讽刺。
6. 岭海三年:岭海是指广东地区,这里指作者在广东生活了三年。
7. 翠节:绿色的手杖,这里象征官员的权力。
8. 家山梦:思乡之梦。
9. 驰玉勒,归金凤:玉勒是马勒,金凤是皇帝的象征,这里表示作者希望能得到皇帝的赏识。
10. 金凤池:作者的住所。
11. 一门朱紫:指一家人都当官,朱紫是古代官员的服饰。
12. 阶庭、森森兰玉:形容家中人才辈出。
13. 宰相时来须著做:意思是时机成熟时,就应出来担当重任。
14. 莱衣侍奉:莱衣是指孝衣,这里表示孝顺父母。
15. 不信、大才难用:不相信有才华的人会被埋没。
16. 中兴:国家由衰转盛的时期。
17. 谁辨浯溪颂:指谁能辨别谁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18. 为大厦,要梁栋:意为国家需要有能力的人来支撑。
去完善
赏析
《贺新郎·出了罗浮洞》是南宋诗人王迈的一首词。这首词以罗浮洞为背景,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离家别友的愁绪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词中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忧虑,以及对国家中兴的期待。
首先,“出了罗浮洞”一句,罗浮洞是诗人离开的地方,这里象征着诗人告别了过去的自己,开始了新的生活。紧接着,“多情、梅花雪片”等词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见说然琴鹤外,诗压牛腰较重。去管甚、群儿嘲弄”等句,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对个人成就的自信。他相信自己能够通过诗歌展现自己的才华,而不必在意别人的嘲笑。
在“岭海三年持翠节,料无时、不作家山梦。驰玉勒,归金凤。金凤池,乃所居也”等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外奔波的艰辛和对家的思念。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回到家乡,过上安定的生活。
最后,“宰相时来须著做,且舞莱衣侍奉。却不信、大才难用。时事多艰人物少,便中兴、谁辨浯溪颂。为大厦,要梁栋”等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忧虑。他认为国家需要有才能的人来治理,而人才的匮乏使得国家难以振兴。因此,他希望能够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国家的关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贺新郎·出了罗浮洞》是南宋诗人王迈所创作的词作。
在公元1259年,王迈因与宰相丁大全不睦,被贬出京城,调任广东廉州教授。在这段时期,他受尽冷眼和排斥,心境颇为沉郁。然而,他在罗浮山寻幽访古时,得以暂时忘却现实的忧虑,激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抒发个人胸襟与感叹世事的词篇。
在南宋时期,政治腐败、战争频仍,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文人墨客依然以咏物抒怀为乐事,他们的作品往往反映着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许。王迈这首词既描绘了仙境般的罗浮山景色,又表达了面对困境时的豁达与乐观,反映了作者坚韧不屈的品质和深厚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