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沁园春·卢蒲江席上时有新第宗室

标题包含
沁园春·卢蒲江席上时有新第宗室
一剑横空,飞过洞庭,又为此来。有汝阳璡者,唱名殿陛,玉川公子,开宴尊罍。四举无成,十年不调,大宋神仙刘秀才。如何好,将百千万事,付两三杯。 未尝戚戚于怀。问自古英雄安在哉。任钱塘江上,潮生潮落,姑苏台畔,花谢花开。盗号书生,强名举子,未老雪从头上催。谁羡汝,拥三千珠履,十二金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过(1154年-1206年),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南宋文学家。他出生于江西吉安,是南宋中叶的一位重要文人。 刘过年轻时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才华横溢。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后来,他...查看更多
Hi wo自由
去完善

译文
一柄利剑横空而过,穿越洞庭,再次出现在眼前。这里是汝阳郡的璡城,殿堂之上英名远播,而玉川公子正在宴会上举杯敬酒。四次科举都未中榜,已经过去了十年,这位大宋的刘姓才子被称为神仙。为什么这么好,将许多事情只寄托在几杯酒里? 他从未有过忧愁。试问古往今来的英雄何在?他们任凭钱塘江上的潮起潮落,姑苏台边的花落花开。假冒书生,勉强成名举子,还未老去白发就已满头。谁会羡慕你,拥有众多的贵族随从,十二个美艳的金钗?
Hi wo自由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沁园春:词牌名。 2. 卢蒲江:南宋时人士,此处作为词的标题。 3. 时有新第宗室:指当时的皇室宗亲。 4. 一剑横空,飞过洞庭,又为此来:形容诗人奋发向前的气势,以及他来到此地的原因。 5. 有汝阳璡者,唱名殿陛:指在朝廷上得到皇帝赏识的人。 6. 玉川公子,开宴尊罍:描绘当时宴会的热闹场景。 7. 四举无成,十年不调:诗人多次科举考试未能成功,多年未能得到任命。 8. 大宋神仙刘秀才:自嘲的称谓,表示自己虽然尚未显达,但依然有着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 9. 未尝戚戚于怀:表示诗人并没有因自己的境遇而忧心忡忡。 10. 问自古英雄安在哉:感叹古往今来的英雄已不再。 11. 任钱塘江上,潮生潮落,姑苏台畔,花谢花开:描写自然界的变化,象征世事的变迁。 12. 盗号书生,强名举子:暗示诗人虽然是书生,但并非科举出身。 13. 未老雪从头上催:形容诗人尚未衰老,却已经满头白发。 14. 拥三千珠履,十二金钗:描述富豪人家的生活景象。
Hi wo自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沁园春·卢蒲江席上时有新第宗室》词为南宋文学家刘过所作。词人在诗词中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名利、豪放不羁的个性特点。 上阕描绘了卢蒲江筵席间的盛况,以及词人的好友如汝阳璡等人物,形象生动。“四举无成,十年不调”一句,流露出词人屡试不第、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但又以一种戏谑的态度自我解嘲,尽显其豁达与幽默的性格。 下阕则以一位智者俯瞰历史长河的气度,讨论了古往今来的英雄豪杰早已化作尘土,而岁月无情,仍使钱塘江上的潮起潮落、姑苏台畔的花开花谢。词人以一个“盗号书生,强名举子”的形象自嘲,并嘲笑那些羡慕他拥有众多追随者的达官显贵们。最后两句,表达了词人对人生无常的理解,及自己虽年未老却已生华发的感慨。
Hi wo自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沁园春·卢蒲江席上时有新第宗室》是南宋词人刘过在公元1196年左右创作的。当时,宋朝正处在金朝的侵略之下,中原河山破碎,朝廷腐败无能,人民生活困苦。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刘过作为一位有志之士,对国家局势深感忧虑,希望有贤能之士能够振兴国家。 在这首词中,刘过描绘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表达了对贵族子弟荒淫无度、奢侈糜烂的不满。同时,他也讽刺了那些不关心国家大事、只知享乐的权贵们。在词中,他呼吁世人要关心国事,勇于担当,为国家富强而努力。
Hi wo自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