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夏夜暴雨

标题包含
夏夜暴雨
大暑积炎夏,沈阴昏楚天。 疾雷五河裂,飞电万星悬。 涨泽通南国,孤城斗百川。 似传黄鸟语,欲反濯龙渊。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敞(1019年-1068年),字原父,号公是先生,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市)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学者、文学家、史学家。 刘敞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中进士,历任翰林学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大暑已过炎热夏日,浓云遮天昏暗无光。 突然闪电划破夜空,犹如银河落九天。 洪水泛滥南方各省,孤独之城抵御百川。 仿佛听到黄鹂鸣叫,愿洗刷世间的烦恼。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大暑: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意味着炎热至极。 2. 炎夏:夏季最热的一段时间。 3. 沈阴:深沉的阴影,这里指乌云密布。 4. 昏楚:昏暗的天色,形容暴雨前的压抑气氛。 5. 五河:古代的五个河川地区,此处泛指全国多个地方。 6. 万星悬:形容闪电划破夜空,犹如繁星点点。 7. 涨泽:水势上涨,这里指洪水泛滥。 8. 南国:指南方的国家或地区,如长江以南的地区。 9. 孤城:一座孤立的城市,这里指代作者所在之地。 10. 斗百川:形容洪水湍急,与百川竞流。 11. 黄鸟:黄鹂鸟,其鸣声清脆,常被用作比喻美好的声音。 12. 濯龙渊:相传为古代神话中龙洗澡的地方,象征清澈的水源。
去完善
赏析
《夏夜暴雨》刘敞的这首诗词以壮丽的景象描绘了夏日的暴雨,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首句“大暑积炎夏”点明了季节和时间,为接下来的描写铺垫了背景。第二句“沈阴昏楚天”则通过昏暗的天空表现出雷雨前的紧张气氛。 第三、四句“疾雷五河裂,飞电万星悬”通过形象的语言描绘了雷电交加、星河闪烁的景象,展现出了大自然的壮观。第五句“涨泽通南国,孤城斗百川”描述了暴雨引发的洪水,表现了雨水之盛。最后两句“似传黄鸟语,欲反濯龙渊”则以生动的语言勾勒出暴雨过后,大自然逐渐恢复宁静的场景。 总的来说,刘敞的这首诗以富有想象力的手法描绘了一场夏日暴雨,展现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同时也寓含了对自然和谐与宁静的渴望与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夏夜暴雨》是北宋诗人刘敞创作的一首描绘夏季雷雨景象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68年左右,正值刘敞任职宋朝翰林院期间。在这段时间里,刘敞致力于文学创作和研究,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颇受时人赞誉。 当时,北宋正处于社会相对稳定的时期,经济繁荣,文化艺术蓬勃发展。然而,表面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诸多矛盾和问题。例如,阶级矛盾逐渐激化,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农民负担沉重。这些社会问题为文人墨客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刘敞作为一位关注民生疾苦的文人,在目睹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后,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和对国家治理的忧虑。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贯穿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使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