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伞峰书堂
伞峰一片崎危石,枕在青冥绝壁间。
人作盐梅资世济,迹留岩岫与云闲。
露盘高出长年殿,羽盖斜临宛委山。
藐矣诸孙愧前躅,但开三径掩柴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峰如伞,屹立在险峻的山石之上,稳稳地坐落在高高的峭壁之间。
人们如同餐桌上的调味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为世界带来帮助和价值。他们的足迹也留在了这岩石和云朵之间,成为永恒的印记。
露水盘、常年殿,均有着高耸入云的挺拔;羽饰的车盖、蜿蜒的宛委山,也都见证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唉,我等晚辈真是愧对前人的成就啊。只能开辟一条小路,暂时封闭那柴门,为自己保留一些隐世的清净吧。
去完善
释义
1. 石伞峰:位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浮山镇军埔村东北侧的一处景点,是一个以自然岩石洞穴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
2. 崎危石:形容险峻的山石。
3. 青冥:指天空。
4. 盐梅:比喻国家栋梁之材或辅佐大臣。
5. 资世济:指对社会的贡献。
6. 岩岫:指山洞。
7. 露盘:古代一种铜器,用于承露。这里可能借指亭台楼阁。
8. 长年殿:即长生不老殿。
9. 羽盖:用羽毛装饰的车盖。
10. 宛委山:位于浙江省绍兴市的风景名胜之一,古称玉笥山,是古代越国的故都。
11. 藐矣:意思是藐视。
12. 诸孙:后代子孙。
13. 前躅:先人的足迹。
14. 三径:指通往隐居之地的小路。
15. 柴关:简陋的院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以高超的笔法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人物形象。首句通过伞峰这片崎岖险峻的山石,表现出环境的险恶;接着用枕在青冥绝壁间,形象地勾勒出山峰高耸入云的气势。诗中的“人作盐梅资世济”则喻示了杰出人物的贡献,赞美了他们为社会作出的巨大贡献。而“迹留岩岫与云闲”则暗示了这些伟人虽然逝去,但其精神却永远留在了后人心中。
诗人以露盘、羽盖等形象表达了崇高的理想和伟大抱负。同时,诗中还流露出一种谦卑和自省的心态,体现了诗人对自己事业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是一首富有哲理和审美价值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石伞峰书堂》是唐代诗人齐唐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朝中期,大约在公元8世纪末到9世纪初。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齐唐正处于人生的鼎盛时期,他的诗才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贪图名利,反而选择隐居山林,过起了与世无争的生活。他常常在石伞峰的书堂里读书、写作,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在这个时代,唐代的文人墨客们热衷于游山玩水,欣赏自然风光,他们在山水之间寻找灵感,抒发情怀。齐唐也不例外,他常常在石伞峰的山林间漫步,感受着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创作出许多优美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