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云楼
元和文物盛群贤,曾借蓬莱住列仙。
画入帘栊烟外寺,鉴摇台榭水中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繁荣的文化和历史时期,有许多杰出的贤才聚集在一起,他们曾经像神仙一样居住在蓬莱仙境中。美丽的画作如烟雾般融入窗帘,而宝镜则倒映出湖中的天空和亭台楼阁。
去完善
释义
披云楼:位于山东省兖州市的齐唐遗址内,又称古披云楼,现仅存遗址。
元和:是唐宪宗的年号,时间为806年至820年。
文物:这里指文人墨客。
盛群贤:汇集众多贤人名士。
蓬莱:神话传说中的仙境,这里指代繁华的城市。
帘栊:即窗帘。
烟外寺:形容寺庙若隐若现,如烟雾笼罩。
鉴摇:照镜子的动作。
台榭:台和榭都是古代的建筑物名称,泛指建筑。
中天:天空中较高处。
去完善
赏析
《披云楼》是一首描绘唐代诗人和文人雅士聚会情景的诗歌。诗人齐唐以元和时期的文物盛世为背景,描述了群贤毕至、人才荟萃的场景。同时,他还借用蓬莱仙境的意象,表达了对这些文人雅士才情的赞美。此外,诗歌还通过“画入帘栊烟外寺,鉴摇台榭水中天”的诗句,展现了当时文人墨客们悠然自得的生活场景。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和拟人手法,使得画面生动有趣,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些文人的敬仰之情。总的来说,这首诗歌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元和时期文人墨客的风采和生活状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披云楼》这首诗出自唐朝诗人齐唐之手,创作于公元845年前后。
在齐唐创作这首诗的年间,他因才华出众而被举荐入仕,曾任郡守一职。然而好景不长,由于朝政腐败,党争激烈,他的政治生涯并不顺利。在与同僚的竞争中败下阵来,被贬谪至广东一带担任县令。
齐唐的这一时期正好发生在唐武宗在位时期,也就是历史上的“会昌灭佛”事件。当时朝廷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大力推行“灭佛”政策,大量寺庙被毁,僧侣被迫还俗,佛教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这一历史背景使得诗人在流放期间更加感到孤独和无助,也激发了他的爱国情怀和对人生的思考。
披云楼是诗人在贬谪期间寄情山水之作,描绘了他登高望远,怀古思今的心境。诗中将披云楼的壮观景象与诗人的孤独心境形成对比,既展现了诗人豪放的一面,又流露出对命运多舛的无奈与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