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移得绿杨栽后院
移得绿杨栽后院。学舞宫腰,二月青犹短。不比灞陵多送远,残丝乱絮东西岸。
几叶小眉寒不展。莫唱阳关,真个肠先断。分付与春休细看,条条尽是离人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将绿杨树移植到后院中,学习跳舞的少女,二月里柳树还是绿色却显得很短。这和送别的人一样,虽然情感深切但只能送到岸边。柳树的叶子因为寒冷而不舒展,不要唱那首《阳关三叠》,因为它真的能让人心肠断裂。春天啊,请别细看这柳树了,每一片叶子都充满了离别的愁绪和哀怨。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灞陵:古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这里指代柳树较多的地方。
2. 阳关:古代送别之处,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在这里指的是离别歌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移植的杨柳枝条以及春风吹拂下的柳絮的形象描绘,为读者呈现了一幅自然生动的春日画卷。同时,通过柳叶、柳絮等细节的处理,又传达出春天的别离情绪。这首词在咏物抒怀之间展现了高超的技巧,语言优美而情感真挚,是古诗词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蝶恋花·移得绿杨栽后院》是北宋词人张先的一首经典之作。这首词大约创作于公元1040年左右,即宋仁宗庆历(1041-1048)年间。在这个时期,张先已经年逾古稀,辞官回乡,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
当时,北宋王朝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经济、文化都达到了空前繁荣的阶段。在这个背景下,张先作为一位杰出的文人,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人文视角,创作了许多富有哲理和生活情趣的词作。在这首《蝶恋花·移得绿杨栽后院》中,张先通过描绘自己在家中种植的绿杨,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这首词不仅反映了张先个人的生活态度,也体现了北宋文人士大夫阶层的精神风貌。他们追求宁静致远的生活,向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这也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种典型人生哲学。因此,这首词在当时以及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