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同院蜡梅 其三

标题包含
和同院蜡梅 其三
瘦骨纤肌出众芳,嘉名聊占蜜脾黄。 秦酥乱点寒生粟,春酒初开冻发香。 事异代薪矜屋润,巧同刻鳯伴儿狂。 十年不见春风面,依旧轻轻薄薄粧。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李正民"这个人物的详细信息。可能是因为这个名字在公开资料中并未被广泛使用,或者您提供的信息不够明确。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关于这位人物的信息,例如他的职业、年代或者其他相关背景,我将...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纤细的身材和白皙的皮肤在百花中显得格外出众,她的美名也如同蜂蜜一样甜美。她的笑容像寒风中的栗子一样温暖人心,又像春天里的美酒一样让人陶醉。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让人感到愉悦,她的巧手就像雕刻凤凰的工匠一样令人赞叹。虽然已经过了十年,但她的容颜依然如故,仿佛从未被岁月留下痕迹。
去完善
释义
1. "瘦骨纤肌":形容蜡梅花的形态,以瘦弱的枝干和细长的花瓣描述出蜡梅花的独特风貌。 2. "出众芳":意为在众多花卉中脱颖而出。 3. "嘉名":美好的名声,这里指蜡梅花的别名蜜脾黄。 4. "蜜脾黄":蜜脾即蜂蜜制作过程中的蜂蜜团子,黄色代表蜡梅花色,此处为借喻蜡梅花的美丽。 5. "秦酥":陕西特产的一种酥油,这里用来描绘蜡梅花瓣上的水滴带来的寒冷感觉。 6. "春酒":春季酿造的酒,这里用来象征蜡梅花开时的香气。 7. "冻发香":意为从冰雪中散发出清香。 8. "事异代薪":典自《晋书·石崇传》中的“冀薪之来之用”,比喻富贵人家过着奢侈的生活。 9. "矜屋润":意为自己珍惜房屋的舒适,表示生活安逸。 10. "巧同刻鳯":凤鸟在古代被视作吉祥的图腾,这里将蜡梅花的花瓣比拟为刻画的凤鸟形象。 11. "儿狂":孩子玩耍时的快乐情景。 12. "春风面":春天的风姿。 13. "轻轻薄薄粧":形容蜡梅花的妆容轻盈娇柔。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和同院蜡梅 其三》是宋代诗人李正民的一首描绘蜡梅花的诗。首联“瘦骨纤肌出众芳,嘉名聊占蜜脾黄”写出了蜡梅花的独特气质和美丽形象。它虽然枝条瘦弱,但却有着优雅的姿质和清秀的面容,在众多花卉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春天的象征。 颔联“秦酥乱点寒生粟,春酒初开冻发香”则是从视觉和嗅觉两个方面对蜡梅进行了生动的描绘。秦酥是指古代的一种糕点,这里用来比喻蜡梅花的花蕾。这句诗的意思是,蜡梅花的花蕾如同点点繁星,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而当花朵盛开时,又会散发出一种清新的香气,好像春天的美酒一样让人陶醉。 颈联“事异代薪矜屋润,巧同刻鳯伴儿狂”则是对蜡梅花的生长习性和形态特征的描述。蜡梅花喜欢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它的花瓣就像雕刻精美的凤凰一样,与周围的景色相得益彰。 尾联“十年不见春风面,依旧轻轻薄薄粧”则是作者对蜡梅花的赞美。即使经过了漫长的十年,当春风再次吹拂的时候,蜡梅花依然能够展现出自己美丽的容颜,这就像是它的一种天生的魅力,永远都不会被岁月所消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同院蜡梅 其三》是宋朝诗人李正民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68年前后,即北宋神宗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歌的时候,李正民正值壮年,曾任国子监主簿、太学博士等职。他博学多才,擅写诗,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他与当时的文人墨客交游甚广,常在闲暇时聚集于书院或家中谈论文学、书画等艺术。这些人生经历为他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也使他的诗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 当时北宋社会经济繁荣,文化事业兴盛,政治相对稳定。然而在政治斗争和党派之争中,李正民因为直言不讳,多次遭受贬谪。这些人生的起伏波折,使得他在观察自然、抒发情感时,往往带有深沉的思考和对世事的洞察。 因此,在这首《和同院蜡梅 其三》中,李正民通过对蜡梅花的描绘,不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还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折射出他在这一特殊时期的人生态度和心灵感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