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绅助教不赴看花
笑辞聘礼深坊住,门馆长闲似退居。
太学官资清品秩,高人公事说经书。
年华未是登朝晚,春色何因向酒疎。
且看牡丹吟丽句,不知此外复何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微笑婉拒聘礼在深巷居住,门前清闲如同隐士般生活。
太学的官职品格高洁,高人谈论着经书的事务。
年龄尚浅不应错过入朝为官的机会,春天的景色怎能远离美酒。
且欣赏牡丹花的美丽诗句,不知道除此之外还有什么。
去完善
释义
《和李绅助教不赴看花》姚合
【注释】:
1. 李绅: 唐朝官员,曾任国子监助教。
2. 深坊: 幽静的四合院。这里指李绅助教的住所。
3. 门馆: 古代学术机构的称呼。
4. 退居: 辞官回乡或退休的住所。这里指门馆。
5. 太学: 中国古代的大学,位于长安。
6. 清品秩: 高尚的官阶。这里指李绅助教的职务。
7. 高人: 德行高尚的人。这里指李绅助教。
8. 公事: 公务。
9. 经书: 儒家经典书籍。
10. 年华: 年龄和时间。
11. 登朝: 做官。
12. 疏: 疏远。
13. 且: 暂且。
14. 牡丹: 花名。
15. 丽句: 美妙的诗句。
16. 此外复何如: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事情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李绅为例,展现了一个文人雅士的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前两句描述了李绅辞别聘礼、居于深坊的情景,表现出他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心态。第三四句提到他在太学的职位和清廉的品质,以及他热衷于谈论经书的热情,展示了他的学识和人品。第五六句则通过感叹时光未晚,春色的美好来提醒人们把握当下,享受生活。最后两句描述了他欣赏牡丹并为之吟咏美丽诗句的情景,借此表达他热爱自然、追求美好的境界。全诗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文人学士的风采,令人敬佩不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此时姚合任监察御史,因职务关系,经常四处巡视,了解民生疾苦,对社会的矛盾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李绅是唐朝中期的一位著名的文人,曾担任潞州参军、左司郎中等职。他因不愿参加赏花宴而被皇帝任命为助教,这也反映了他对当时浮华世风的反抗态度。
在唐宪宗时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姚合的这首诗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忧虑,以及对于李绅不赴看花一事的理解和敬意。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