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妇叹
浴蚕才罢餧蚕忙,朝暮蓬头去采桑。
辛苦得丝了租税,终年祗著布衣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刚结束喂完春蚕,立刻又忙着养夏蚕,每天忙碌地从早到晚采桑叶。经过辛勤劳动换来的蚕丝交了税,但一年到头也只能穿布衣。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叶茵:南宋诗人,本诗描绘了蚕妇辛勤劳动的场景。
2. 浴蚕:指对蚕种进行消毒处理。
3. 餧蚕:指给蚕喂食桑叶。
4. 朝暮:早晚。
5. 蓬头:形容头发散乱的样子,这里指蚕妇忙于劳作,没有时间梳理头发。
6. 了租税:交了租金赋税。
7. 终年:全年。
8. 祗:只。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蚕妇叹》描绘了蚕妇辛勤劳动的场景和她们的艰辛生活。诗歌首句“浴蚕才罢餧蚕忙”描述了蚕妇们在刚刚完成浴蚕的工作之后,又立刻投入到了喂食蚕宝宝的忙碌之中。第二句“朝暮蓬头去采桑”形象地刻画了蚕妇们不分昼夜地采集桑叶的形象。在她们辛苦劳作之下,终于得到了蚕丝以缴纳租税,但即使如此,她们终年也只能穿着简朴的布衣裳,过着清苦的生活。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深刻展现了古代劳动妇女辛勤努力却难以改善生活的不幸命运,令人感叹不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蚕妇叹》是南宋诗人叶茵的一首描绘蚕妇辛勤劳动而生活依然贫困的诗。诗创作于南宋末年,这个时期战乱频繁,民不聊生。
叶茵,字景文,浙江金华人,一生淡泊名利,以教书为业。他虽然出身贫寒,但学识渊博,深受乡人敬重。然而,他在南宋末年所生活的时代却是一个战火连天、民生疾苦的时期。金国和蒙古对南宋的侵扰不断,导致国土丧失、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叶茵创作了这首《蚕妇叹》,通过描绘蚕妇辛勤劳作却难以为继的生活,反映了当时民间的苦难。诗句中以“缲成白雪三千丈,绣出鸳鸯五百双”的形象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蚕妇在艰苦环境下付出的汗水和努力。然而,她们的劳动成果却“债主如山羞孝顺,子宜衣锦恶凋霜”,未能改善她们的生活境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