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银烛熏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白话译文:
点燃银烛,映照紫禁城外的道路宽广无边;清晨,禁城的春光扑面而来,浩渺苍茫。千株柔弱的柳树轻拂着青色的门环,婉转悠扬的黄莺围绕着宏伟的宫殿翩翩起舞。腰间悬挂着宝剑,身上佩戴着饰物,随着我步上白玉砌成的台阶,那清脆的声音在空中回荡;一身华服和帽子,似乎都沾染了来自皇家香炉的芬芳。我们一起沐浴在皇恩之中,身居皇宫之内,每天都在竭尽所能地陪伴侍奉着君王。
去完善
释义
1. 银烛:指蜡烛。
2. 紫陌:京城的道路。
3. 禁城:皇宫。
4. 苍苍:深青色。
5. 弱柳:嫩柳。
6. 青琐:代指皇宫的窗户。
7. 百啭流莺:形容鸟鸣声音婉转。
8. 建章:汉代宫殿名,这里借指唐朝的大明宫。
9. 剑佩:佩戴的剑与玉饰,这里指官员身上的配饰。
10. 玉墀:台阶的美称。
11. 衣冠:官员的服饰。
12. 惹:沾染。
13. 御炉香:皇家宫殿里的炉香。
14. 凤池:翰林院的美称。
15. 朝朝:每天。
16. 染翰:挥毫,这里指写文。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贾至在朝见皇帝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于皇恩浩荡的感激之情以及忠诚之心。首联以“银烛熏天紫陌长”描绘出清晨的大明宫景色,强调皇宫庄重的氛围。接着“禁城春色晓苍苍”暗示了诗人心中激动而又紧张的心情。颔联则通过“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具体描绘了大明宫中的美景,巧妙地运用了“千”、“百”两个数量词,使得画面生动而富有层次。颈联“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描绘了群臣步入大殿的场景,表明了诗人在此庄严场合中的存在感。尾联则以“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传达出诗人的忠诚和对皇帝的感激之情,同时展示了诗人勤奋治学的精神风貌。整首诗情景交融,以景喻情,显示出贾至深沉的感情和卓越的诗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是唐代诗人贾至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此时正值安史之乱时期。在这一年里,长安被叛军占领,唐朝皇帝被迫逃往四川。后来,唐朝军队在郭子仪、李光弼等人的带领下收复了长安,唐肃宗回到长安后,贾至受到重用,担任中书舍人。
在这段时间里,贾至的人生际遇发生了很大变化。他原本在江南地区任职,安史之乱爆发后,他被任命为御史中丞,负责保卫江南地区的安全。后来,他跟随唐肃宗前往四川避难,并在那里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和赏识。在收复长安后,贾至回到了长安,担任中书舍人,负责起草朝廷的诏令文书。
在贾至创作这首诗的时候,唐朝正处于战乱之后的恢复期。唐肃宗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包括选拔贤能、整顿官僚机构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贾至作为朝廷的重臣,深感责任重大,因此创作了这首《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以及对同事们的鼓励和支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