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门怨
独坐思千里,春庭晓景长。莺喧翡翠幕,柳覆郁金堂。
舞蝶萦愁绪,繁花对靓妆。深情托瑶瑟,弦断不成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独自静坐思念远方的人,春天的庭院晨光悠远。黄莺在翠绿的树叶间喧闹,柳絮覆盖了郁金堂。翩翩起舞的蝴蝶萦绕着忧愁的情感,缤纷的花朵与美丽的妆容相映成趣。深厚的情感寄托在瑶瑟之上,但弦断了也无法弹奏出完整的乐章。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长门:这里指深宫冷院之地。
2. 贾至:唐朝时期文人,此诗为诗人根据陈阿娇与汉武帝的宫廷悲剧创作的借古抒怀之作。
3. 千里:此处借指遥远的距离或深深的思念。
4. 春庭:春天的庭院。
5. 晓景:早晨的景色。
6. 翡翠幕:指翠绿色的帘幕。
7. 郁金堂:用郁金香制成的香熏满房间,表示华贵之处。
8. 舞蝶:飞舞的蝴蝶,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象。
9. 萦:萦绕、围绕。
10. 靓妆:华丽的妆容。
11. 瑶瑟:以玉石制成的瑟,用于演奏音乐。
12. 弦断不成章:意为美妙的音乐因琴弦断裂而无法继续演奏。这里象征深宫幽怨之情无法倾诉。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思妇哀怨情思的诗歌。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和细腻的描绘,表达出主人公内心深沉的思念之情。
诗中,“独坐思千里”点明了女主人公孤独、思远的形象。“春庭晓景长”则从季节、时间和环境入手,营造一种生机勃勃而又略显寂寥的氛围,使得主人公的情感更加深入人心。
接下来的四句,“莺喧翡翠幕,柳覆郁金堂。舞蝶萦愁绪,繁花对靓妆。”诗人通过具体的意象来展现女主人公所处的情境:鸟鸣莺语中,翡翠般的帘幕显得格外热闹;嫩绿的柳树覆盖了金黄色的屋宇,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然而,这些美好的景象却难以掩盖女主人公内心的忧虑与哀愁。飞舞的蝴蝶似乎也感知到了她的心事,在她的周围萦绕。而百花盛开的景象,映衬着她美丽的容颜,越发显得她此刻的心神不宁。
最后两句,“深情托瑶瑟,弦断不成章。”诗人以瑶瑟之音为线索,将女主人公的思绪投射到琴声之中。虽然她希望通过弹琴来寄托深深的思慕之情,但情感的沉重导致琴弦断裂,乐曲无法完成。这一情节象征着女主人公心中的情感郁结,无法排解。
整首诗以思妇的视角展现了生活的波折与情感的困扰,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无常的感慨和对人们情感世界的关注。这种对生活的细腻感受与对诗词艺术的匠心独运,使这首诗成为唐代诗坛上的一大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长门怨》是唐朝诗人贾至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760年至764年之间,这个时期正是安史之乱后的混乱年代。贾至在此时期曾担任左仆射、礼部尚书等要职,但在政治斗争中遭到排挤,因此心情郁郁寡欢。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唐代国家逐渐走向衰落,社会动荡不安。皇帝对权臣的纵容使得朝政日益腐败,民生疾苦不断加重。作为一位忠君爱国的诗人,贾至深感忧虑。
贾至在这首诗中以陈阿娇失宠的故事为引子,表达了对皇权的失望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他借陈阿娇的遭遇来讽刺皇帝的昏庸无能,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政治斗争中的失意之情。通过描绘陈阿娇的悲剧命运,贾至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悲惨境遇,以及对统治者的批判。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