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园
守臣方效献芹心,直拟移根到上林。
充贡先时犹茂绿,置邮须更待黄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守臣:负责防守的官员。这里指地方官员。
2. 方:正在。
3. 效献芹心:效法献芹之举。献芹是古代大臣向君主进献芹菜的礼仪。
4. 直拟:直接想要。
5. 移根:移植植物。这里指将柑树移植到皇家苑囿上林苑中。
6. 上林:上林苑,是汉代皇家园林,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后来成为皇家园林的一种泛称。
7. 充贡:作为贡品。
8. 先时:提前。
9. 犹茂绿:依然茂盛翠绿。
10. 置邮:设置驿站。
11. 须更: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12. 黄深:黄色更加深厚,指柑果实成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柑园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此的深深感慨。首句“守臣方效献芹心”,以“献芹心”比喻官员对皇帝的忠诚和奉献,同时传达了守臣们用心栽培柑园的过程。次句“直拟移根到上林”,借用《山海经》中的典故,喻指皇帝对柑树的珍视及希望将柑园的美好带给皇家。
接着两句“充贡先时犹茂绿,置邮须更待黄深”,描述了柑树的生长过程:从最初的茂盛绿意到后来的金黄色果实,充分展示了柑园的魅力。诗人通过对柑树生长过程的观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对国家繁荣的祝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柑园》是宋朝诗人邵伯温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这首诗创作于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4年),当时邵伯温在朝为官,任户部侍郎。他在任职期间勤于政务,关心民生,以廉政爱民著称。然而,随着朝廷内部矛盾的加剧,他因直言敢谏而被贬谪至江西。在此背景下,邵伯温写下了这首描绘柑园风光的诗篇。
在元祐时期,宋朝政治相对稳定,经济较为繁荣。然而在表面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危机。一方面,王安石变法带来的社会变革使得农民负担加重,贫富差距加大;另一方面,保守派与改革派的斗争持续不断,使得政治环境日益复杂。邵伯温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官员,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些问题。他在《柑园》一诗中,通过对柑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问题的忧虑。
在《柑园》中,邵伯温通过对柑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他通过对柑园的赞美,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民间疾苦的关切。同时,他也表达了他对时代问题的忧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带来一些改变。这种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邵伯温成为了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历史学家。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