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元夕

标题包含
元夕
从昔遨游盛两川,充城人物自骈阗。 万家灯火春风陌,十里绮罗明月天。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过去在繁华的两江游历,城里人潮拥挤摩肩接踵。夜里有万家灯火如春风拂过街道,十里锦绣华服如明月照亮天际。
去完善
释义
"元夕":这里是指元宵节的夜晚,又称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邵伯温":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学者邵雍的儿子邵伯温,字子文,著有《清溪遗稿》等作品。 "从昔遨游盛两川":指在过去,人们欢度元宵的盛况遍布四川地区。"两川" 代指四川,因为古时候巴蜀地区被分为东、西两部分,即巴山蜀水。 "充城人物自骈阗":意为城市里的人潮络绎不绝。"充城"指的是充满城市;"骈阗"原意指聚集,这里用来形容人潮涌动的情景。 "万家灯火春风陌":描述了元宵之夜家家户户挂起彩灯的景象。"万家灯火"表示许多家庭都点亮了灯火;"春风陌"则描绘了街头巷尾弥漫着春天气息的场景。 "十里绮罗明月天":指月色下,锦绣罗衣的女子们在明亮的月光中欢快地舞蹈。"十里绮罗"暗示了穿着华丽衣物的女子们之多;"明月天"则是用以渲染明媚的月光。
去完善
赏析
《元夕》这首诗描绘了元宵夜繁华热闹的场面,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表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生活情趣。首句“从昔遨游盛两川”,揭示了当时的繁华景象,人们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次句“充城人物自骈阗”,进一步突出了城市的人潮拥挤和热闹气氛。接着两句“万家灯火春风陌,十里绮罗明月天”,通过具体形象的画面来展现元宵节的璀璨灯光、繁华街市以及人们身着华服的盛况。整首诗情景交融,色彩斑斓,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元夕》是宋代诗人邵伯温的一首描绘元宵夜景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68年,正值北宋时期。 在这个特殊时期,邵伯温担任官职,由于他的政治观念与当权者相左,因此在官场上受到了排挤和压制。这种人生际遇使他对民间的欢乐景象产生了深刻的反思。他观察到,在繁华的元宵节夜晚,人们陶醉在欢庆之中,似乎忘记了世间的苦难和纷争。这使得他意识到,人们在享受快乐的同时,也应该关注现实的问题。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北宋王朝正处于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然而,这个时期也充满了矛盾和问题。一方面,经济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政治斗争和社会不公现象严重。在这种背景下,邵伯温通过对元宵节夜景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