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临江仙

标题包含
临江仙
家在宋墙东畔住,流莺时送芳音。 窃香解佩两沈沈。 都缘些子事,过却许多春。 日上花梢初睡起,绣衣闲纵金针。 错将黄晕压檀心。 见人羞不语,偷把泪珠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吕(1902年-1970年),原名李树藩,字吕,号竹君,河北安国人。中国著名书法家、教育家。 李吕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书法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擅长行书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我家住在宋城墙旁的东边,时常有黄莺啼啭带来芬芳的声音。有一次我私自摘下花朵想要赠送给她,结果我们都陷入了深深的沉默。都是因为那些琐碎的事情,让我们错过了很多春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从梦中醒来,穿上了绣花衣裳,悠闲地摆弄着金线。没想到却把黄色的花瓣压在了她的心上。她见了别人害羞得不说话,偷偷地把泪水擦干。
去完善
释义
1. 宋墙:指宋代城墙遗址,这里代指作者所居之地附近的古建筑。 2. 流莺:指鸣叫的莺鸟。 3. 窃香解佩:这里指的是古代女子私下赠香、赠佩的行为。 4. 沈沈:即“沉沉”,形容声音低沉或精神不振的样子。 5. 些子:一点儿,少许。 6. 黄晕:形容黄色模糊不清的部分,这里比喻心情沉重、郁闷的状态。 7. 檀心:檀木做的首饰,这里用来描绘人物心灵美的形象。 8. 把人羞不语:害羞得无法说话。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少女心事的古诗词。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这位少女的心理活动。首先,“家在宋墙东畔住,流莺时送芳音”两句,以景衬情,表现了少女居处的优美环境,同时也暗示了她的寂寞心情。接下来,“窃香解佩两沈沈。都缘些子事,过却许多春”则通过对少女心事的描绘,表现出她对爱情的渴望和期待。 接下来,“日上花梢初睡起,绣衣闲纵金针”两句,描述了少女清晨起床后忙碌的情景,以及她内心的平静与宁静。然而,这种宁静并没有维持太久,随着“错将黄晕压檀心。见人羞不语,偷把泪珠匀”几句的出现,我们清楚地看到少女内心的波澜。她用金色晕染的檀香纸掩盖内心的一片痴情,却又无法掩饰自己的羞涩与泪水。这些描写将少女矛盾复杂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词节奏轻快,情感真挚,通过生动的画面与细腻的描绘,展示了少女微妙而复杂的心绪。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临江仙》是南宋诗人李吕的一首词,创作于南宋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年)。 李吕(生卒年不详),字季章,号澹轩,又号观妙,福建建宁府浦城人。他少年时代刻苦学习,学识渊博,科举失利后隐居山林,潜心著述。晚年因胡松年推荐,担任国子正、国子监丞等职。他的诗词作品以婉约、清新著称,反映了南宋时期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状况。 在李吕生活的时代,南宋政治腐败,国力衰微,金兵南侵,民生疾苦。然而,朝廷却沉迷于歌舞升平,粉饰太平。这使得李吕等许多文人墨客对现实感到失望,纷纷远离官场,投身山水之间,寻找精神寄托。《临江仙》正是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词中以江水流逝喻人生无常,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世事沧桑的哀愁。词中的“恨无情”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首词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也折射出当时南宋社会的矛盾和问题。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