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古琴诗

标题包含
古琴诗
良工采峄桐,斵为绿绮琴。 一奏还淳风,再奏和人心。 君子不暂去,所贵禁奢淫。 后世惑郑声,此道遂陆沈。 朱丝鼠潜啮,金徽尘暗侵。 冷落横闲窗,弃置岁已深。 安得师襄弹,重闻大古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智圆,俗名李升,字子实,号中峰,又号幻住道人。他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和僧人,生卒年约为公元1236年至1308年。 释智圆出生于浙江杭州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成年后,他进入...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好的工匠选择峄山梧桐木,制成了绿色的古琴。 弹奏一曲可以回归淳朴之风,再次弹奏能使人心情平和。 有修养的人不会短暂离去,珍视的是禁止奢侈放纵。 后代被郑国的音乐迷惑,这种美德就逐渐没落。 红色的丝线被老鼠偷偷咬断,金色的弦被尘土悄悄侵蚀。 这古琴被冷冷清清地放在闲置的窗户边,已经被丢弃了很多年。 怎么才能找到像师襄一样的乐师来弹奏,重新听到那远古的音韵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峄(yì)桐:指山东峄县的梧桐木,被认为是制作古琴的优良材料。 2. 斵(zhuó):砍伐。 3. 绿绮(qǐ)琴:古代名琴之一。 4. 还淳(chún)风:回归淳朴之风。 5. 君子:指德行高尚之人。 6. 暂(zàn):短暂,暂时。 7. 所贵:珍贵之处。 8. 禁(jīn):制止,禁止。 9. 奢侈(shēchǐ):过度浪费财物,追求享受。 10. 惑(huò):迷惑,迷乱。 11. 郑声:指春秋时期郑国的音乐,后来泛指靡靡之音。 12. 此道:指崇尚古琴艺术的精神内涵。 13. 陆沈(lùshěn):比喻名声地位消失。 14. 朱丝:红色的琴弦。 15. 鼠潜啮(niè):老鼠偷偷咬。 16. 金徽:金属制的琴徽标记。 17. 尘暗侵:灰尘掩盖侵蚀。 18. 冷落:不被重视。 19. 横闲窗:放在闲置的窗户旁。 20. 安得(ān dé):如何能。 21. 师襄(shī xiāng):战国时期的著名琴师。 22. 大古音:远古时代音乐的韵味。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古琴与音乐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制作古琴的选材、雕刻工艺及乐声效,表达了对古老音乐文化的热爱。同时,他担忧古典音乐会被现代浮华音乐取代,指出应在欣赏高雅艺术的同时抵制低俗之风。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音乐的独到见解,也表现出其追求品质生活的价值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古琴诗》是北宋时期高僧释智圆的一首古体诗,创作于公元960-1127年间的宋初。释智圆以高洁的志行、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艺术造诣而闻名于世,他的诗歌既富有宗教色彩,又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 在宋初这一历史时期,中国社会历经了五代十国的战乱和纷争后,终于迎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这个时代,儒家文化逐渐复兴,佛教、道教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传播和发展。释智圆作为一位高僧,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一方面关注民众的生活疾苦,另一方面也试图通过佛学修养寻求心灵的慰藉和对人生困境的超脱。 《古琴诗》正是释智圆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首诗中,他以古琴为喻,表达了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期许:“琴声虽淡泊,中和自有真”,即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达到身心和谐的境界。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现实世界的关切:“世人若知此,岂能多忧嗔”,呼吁人们理解生活的真谛,从而摆脱无谓的烦恼和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