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重九
两年书剑客江淮,空见黄花满地开。
幽趣不惭陶令令,东篱当有白衣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这两年一直在江淮地区游历,眼见秋天到了,遍地都是金黄的菊花开放。我对这种美丽的景象并无愧疚之情,反而感到很是惬意。我想,陶渊明应该也会喜欢这里的景色吧,或许会有身穿白衣的仙人来到这东篱之下。
去完善
释义
1. 江淮:长江和淮河流域的并称。这里指作者游历过的地方。
2. 黄花:指菊花。因菊花在秋天盛开,故常用以代表秋天。
3. 陶令:陶渊明的别称。陶渊明曾任彭泽令,故称。这里代指陶渊明。
4. 东篱:源出陶渊明诗“采菊东篱下”,后用以指赏菊之地。
去完善
赏析
《途中重九》是宋代诗人黄裳创作的一首描绘重阳节的诗作。诗人在江淮一带漂泊了两年,感叹时光飞逝,眼前唯有金黄的菊花盛开满地。诗人以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寄情山水、热爱田园生活的情操,并期待有知音来访的心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途中重九》是北宋诗人黄裳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年左右的宋朝初期。
在那个时候,中国刚刚经历了一次重大的政治变革,即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建立了大宋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这一时期,社会逐渐稳定,经济开始繁荣,文化艺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黄裳作为一位有才华的文人,对这个时代的变化有着深刻的感悟。
黄裳在此时的人生际遇是他在官场上的沉浮。他曾在朝廷担任要职,但因不满当时腐败的政治风气而选择辞官归隐。这首《途中重九》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诗人以重阳节为契机,通过对沿途风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对时代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