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九日悲秋不到心。凤城歌管有新音。风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
初见雁,已闻砧。绮罗丛里胜登临。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滟滟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应让那窗前佳人用她纤秀的双手,轻轻端起盛满琥珀色美酒的华贵酒杯,享受此刻的美好。

去完善
释义
月户:窗户映月光,也暗喻女子居所;纤纤玉:形容女子柔美纤细的手;霞觞:酒杯,因盛满美酒如彩霞般绚烂。

去完善
赏析
整首词以“九日”开篇,点明时间背景,同时表明自己并未陷入传统意义上的悲秋情绪,而是被眼前的热闹景象所感染。上阕通过“凤城歌管”“碧柳”“黄花”等意象,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活动结合起来,营造出一种既清新又富丽的画面感。下阕则进一步深化主题,“初见雁”“已闻砧”两句从听觉角度切入,增添了一份生活的烟火气息。最后两句聚焦于女子的动作与神态,细腻入微地表现了节日里的温馨与浪漫。全词构思精巧,语言雅致,体现了晏几道善于捕捉生活瞬间并赋予其诗意的艺术风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北宋时期,彼时晏几道正值人生由盛转衰的阶段。他出身名门,早年生活优渥,但后来家道中落,历经坎坷。此词写于重阳节(九日),本是传统悲秋思亲之时,然而晏几道却以“悲秋不到心”开篇,别出心裁地表达了一种超脱的情绪。这或许与他当时的心境有关:虽身处逆境,但试图借宴饮欢歌、登高赏景来排遣内心愁绪,寻求片刻慰藉。整首词流露出对繁华生活的留恋以及淡淡的哀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