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仙楼歌奉呈鹤林尊友
闽为昔无诸,山水实秀妩。
其间多神仙,后先各轩翥。
任敦丹井寒,董奉杏坛古。
云飞邓伯元,风御王玄甫。
乌石隠士周,霍童仙君褚。
王霸骑白龟,徐登跨黑虎。
赵炳石室空,薛丕梅溪举。
何家九弟兄,黄老一宗祖。
无处觅榴花,曾巅但烟雨。
此身犹埃尘,不得奉笑语。
偶亦嗜好同,于焉问出处。
彼美彭鹤林,往在神霄府。
名位居瑶台,觞咏挥玉麈。
不入鹓鹭行,甘与猿鹤侣。
清誉塞江湖,大手压燕许。
西北有高楼,怀仙扁其所。
生晚不同时,怅欲与为伍。
青蛇吼云崖,黄鹤眇星渚。
去去无消息,忡忡镇凝伫。
天上多欢娱,世间厌凄苦。
鸾凤相招携,云泥少间阻。
几回心欲飞,不觉手自舞。
倚栏数百年,归日指可偻。
先谒南华宫,次谒西王母。
献之以玉环,酌我以璚醑。
何必偷蟠桃,尽可擘麟脯。
回首视蓬莱,三点烟如缕。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昔日福建省的无诸地区,山清水秀如画。
自古以来,这里住着许多仙人,他们先后展露才华。
郑隐参透丹井中的奥秘,董奉依旧在杏坛教书。
邓伯元如白云飘荡,王玄甫驾驭清风。
周参的乌石道场,褚伯玉的霍童福地。
王霸骑着白龟,徐登跨着黑虎。
赵炳在石室中修身养性,薛丕则在梅溪旁游历。
何家兄弟九个,共同敬奉黄老之道。
寻找那石榴花的传说,只留下山顶上的烟雨蒙蒙。
这红尘俗世之中,难得知己相逢。
偶尔也会遇到志同道合之人,便想一起探讨仙道之源。
传说中的彭鹤林,曾在天庭逍遥自在。
居于瑶台之位,饮酒赋诗,挥斥方遒。
不愿进入朝堂争权夺利,只愿与猿猴、仙鹤为伴。
清高之名传遍大江南北,文采风流压过燕许。
西北的高楼上,向往成为一位仙人。
可惜时光蹉跎,无法一同修行。
蛇吼惊天,鹤舞星汉,渐行渐远,再无音信。
仍在痴心等待,欲要相会时刻。
天上的生活充满欢乐,世间却充满了痛苦。
但愿能与鸾凤并肩,克服重重的困难。
心中跃跃欲试,激动得手舞足蹈。
独立望楼已百年,回归之日即将来到。
先去拜见南华宫,然后去拜访西王母。
献上玉环表示敬意,享受琼浆玉液的款待。
何须去偷取蟠桃?我们可以共享佳肴美味。
回头看那遥远的蓬莱仙境,烟雾袅袅,如梦似幻。
去完善
释义
1. 闽:福建省的简称。
2. 无诸:福建历史上的部落首领,约公元前307年建立了闽越国。
3. 轩翥:飞翔,喻指成就杰出的人物。
4. 任敦丹井寒,董奉杏坛古:任敦指西汉末年的仙人任敦,他曾在安徽亳州炼丹;董奉是东汉时期的名医,有“杏坛古迹”传说。
5. 邓伯元:传说中的古仙人。
6. 王玄甫:古代道教人物。
7. 周隠士:指的是汉朝时乌石的隐士周巍字。
8. 褚霍童仙君:指的是褚陶,他是晋朝时的仙人,曾经游历过浙江的天台山。
9. 白龟:指的是秦汉时期神话中的一种灵物。
10. 黑虎:指的是晋代神话中的另一种灵物。
11. 赵炳石室空:指的是汉代蜀地的一位名叫赵炳的道士的传说。
12. 薛丕梅溪举:指的是宋代蜀地的士人薛丕在梅溪边读书的故事。
13. 黄老一宗祖:这里指道家思想创始者黄帝和老子的教诲。
14. 彭鹤林:元朝初年道教大师彭鶴林,全名为彭晓。
15. 神霄府:道教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16. 玉麈:一种道教祭祀用器。
17. 燕许:燕地和许地的文人,此处比喻文采横溢的文人墨客。
18. 青蛇吼云崖,黄鹤眇星渚:这两句是描述仙境的诗句,分别代表道家传说中的两种神兽。
19. 倚栏数百年,归日指可偻:描述的是诗人在楼上远眺,仿佛可以看见几百年后的情景。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仙境和表达渴望成仙的诗歌。作者首先描述了福建地区的优美风光和诸多神仙传说,表达了对仙境生活的向往。接着,作者提到了一些传说中的神仙人物,如任敦、董奉等,以及他们的事迹。然后,作者通过描绘乌石山隐士周、霍童仙君褚等形象,表达了人们对成仙的追求。
接下来,作者描述了自己与鹤林尊友的相识过程,以及对鹤林尊友的敬仰之情。鹤林尊友是道教的一位高人,他远离世俗,过着超脱的生活。作者通过对比自己的凡俗之身,表达了对鹤林尊友的敬佩之意。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对成仙的渴望和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他认为,神仙生活在天上是快乐的,而在人间则是痛苦的。他希望有一天能飞升成仙,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最后,作者表达了他对南华的向往,以及他在成仙之后要做的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怀仙楼歌奉呈鹤林尊友》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白玉蟾所作。此时正值南宋中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诗人的作品往往表现出对于仙道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而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由于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人生态度所致。
白玉蟾生活在南宋时期,其生活经历了从荣华富贵的上层社会到贫病交加的流浪生活的巨大转变。他曾与皇室贵族结交,享受过荣华富贵的生活,但后来因为战乱和家族变故,家道中落,他不得不离开家乡,过上了四处漂泊的生活。这种生活经历使他对现实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仙道生活产生了深深的向往。
在这一时期,由于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日益高涨。因此,像白玉蟾这样的文人墨客开始大量涌现,他们通过诗歌表达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而白玉蟾的这首《怀仙楼歌奉呈鹤林尊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