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明上人除夜见寄

标题包含
和明上人除夜见寄
酌酒围炉久,愁襟默自增。长年逢岁暮,多病见兵兴。 夜色开庭燎,寒威入砚冰。汤师无别念,吟坐一灯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铉(917年-992年),字鼎臣,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徐铉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徐延休是五代时期的学者。徐铉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擅长文学和书法。 在南唐...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长时间地边喝酒边围着炉火取暖,忧愁的心情默默增长。每年的年底都会到来,而我的身体状况不佳,正值战乱之时。夜晚的庭院点燃了火炬,寒冷的气氛弥漫在书房里。对于汤老师来说,没有什么其他的心思,他默默地坐在那里,守着一盏明亮的灯光,一边品茶,一边思考着诗歌的创作。
去完善
释义
1. 酌酒围炉久:喝著热酒取暖,久久不愿离开火炉,围炉寓意亲友团聚和温暖。 2. 愁襟默自增:因故产生忧愁,默默增加。愁襟,忧愁的心情;默,无声无息。 3. 长年逢岁暮:长期面临年末,年年都如此。这里“岁暮”指一年将尽的时候。 4. 多病见兵兴:在连年战争时期更加体弱多病。兵兴,发生战争,泛指战乱。 5. 夜色开庭燎:夜晚的庭院中燃起照明之火,庭燎是一种照明工具。 6. 寒威入砚冰:寒冷的威力仿佛进入了砚台的冰块之中,表示天气寒冷。 7. 汤师无别念:汤师,指的是明上人(诗僧);无别念,没有其他念头。 8. 吟坐一灯凝:一个人安静地坐在灯光下吟诗,表现的是专心致志的状态。
去完善
赏析
《和明上人除夜见寄》是一首描绘冬日除夜景象的诗歌。首联“酌酒围炉久,愁襟默自增”表现了诗人在寒冷的季节里借酒消愁的心情。颔联“长年逢岁暮,多病见兵兴”则暗示了诗人对国家战乱和自身健康状况的担忧。颈联“夜色开庭燎,寒威入砚冰”通过对夜间庭燎和砚台结冰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冬季寒冷的气氛。而尾联“汤师无别念,吟坐一灯凝”则以汤师的形象作为映衬,突显出诗人的孤寂和对和平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出一幅冬日夜景图,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国家战乱、个人健康和孤独的深深忧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明上人除夜见寄》是唐代诗人徐铉的作品,创作于唐末五代时期。这一时期的背景是唐王朝衰落,群雄逐鹿中原,战乱频繁。 徐铉身处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他的人生经历丰富多样。他曾担任过南唐的官职,也曾在战乱中被俘,成为后周的俘虏。这些人生经历使得他对世事沧桑有着深刻的体会。 明上人是徐铉的朋友,他们关系密切,时常有诗赋唱和。在这首诗中,徐铉表达了他们在除夕夜互诉衷肠的场景,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