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
三复招隐吟,不知寒夜深。看看西来月,移到青天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反复吟咏着隐士的歌谣,不觉得夜色已深。不经意间看到月亮从西边升起,慢慢移动到青山之间。
去完善
释义
1. 三复:多次重复的意思。
2. 招隐吟:古代的一种曲调名称,此处用来指代诗歌。
3. 深:指寒冷的程度很深。
4. 看:注意,关注。
5. 西来月:从西方升起的月亮。
6. 青天:青天即明亮的天空,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指代皇家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寒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寒夜美景的赞叹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三复招隐吟”,诗人反复吟咏《招隐士》的诗篇,表明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而“不知寒夜深”则传达出诗人在沉浸于诗词中时,不知不觉间夜晚已经深入。接下来的“看看西来月,移到青天心”,诗人以月亮的升起和移动作为时间的标志,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象的敏感和关注。同时,这里的“青天”也暗示了诗人对天空的敬畏之情,反映出他的超然心境。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寒夜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寒夜》是唐朝诗人施肩吾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冬日夜晚的景象和诗人的心情。在寒冷的冬夜,诗人独自一人面对蜡烛,倾听风吹窗纸的声音,感受到了深深的孤独和寂寞。
施肩吾生活在唐朝,这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然而,诗人的人生际遇却并不如意。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金榜题名。这使得他的内心充满了失意和无奈。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
在唐代,文人墨客们常常以诗歌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的关切。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施肩吾通过《寒夜》这一诗篇,抒发了自己在寒冷夜晚中的孤独心境,同时也传达出了当时知识分子对命运和社会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