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光武战昆阳)
汉家炎运中微,坐令闰位余分据。南阳自有,真人膺历,龙翔虎步。初起昆城,旋驱乌合,块然当路。想莽军百万,旌旗千里,应道是、探囊取。
豁达刘郎大度。对劲敌、安恬无惧。提兵夹击,声喧天坏,雷风借助。虎豹哀嗥,戈鋋委地,一时休去。早复收旧物,扫清氛祲,作中兴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汉家:指汉朝。
2. 炎运:光辉的运势。
3. 中微:衰落。
4. 闰位:非正统的帝位。
5. 南阳:古地区名,位于今中国河南省西南部。
6. 真人:这里指光武帝刘秀。
7. 膺历:承受天命。
8. 龙翔虎步:比喻帝王的气象。
9. 昆城:即昆阳,位于今中国河南省平顶山市。
10. 乌合:指无组织无纪律的军队。
11. 块然:无定形的。
12. 当路:挡道。
13. 莽军:指王莽的军队。
14. 探囊取:比喻轻易取得。
15. 刘郎:指光武帝刘秀。
16. 安恬:平静,安静。
17. 劲敌:强大的敌人。
18. 提兵:调动军队。
19. 夹击:从两翼或后方攻击敌军。
20. 天坏:天崩地裂。
21. 雷风:古代战争时利用自然力量激发士气的一种方式。
22. 虎豹:比喻强大的敌人。
23. 戈鋋:泛指兵器。
24. 一时休去:全部消灭。
25. 旧物:原指失去的国家领土。
26. 扫清氛祲:扫除妖气。
27. 中兴主:国家复兴的君主。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光武战昆阳的诗,诗中描绘了光武帝刘秀的英勇和才智。首先描述了当时的局势,汉朝的命运衰微,而刘秀则在困境中崛起。他具有龙翔虎步的气概,勇敢地迎击敌人。
接着,诗人刻画了刘秀在战斗中的镇定自若,面对百万敌军毫无惧色。他以雷霆之势夹击敌人,使得敌军人心惶惶,纷纷败退。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刘秀的赞美和对汉朝复兴的期许。刘秀的英勇和智慧使他成为中兴之主,能够扫除一切邪恶势力,恢复汉朝的光辉。整首诗充满了激情与豪情,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水龙吟(光武战昆阳)》是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李纲的一首词作。它描绘了东汉光武帝刘秀在昆阳之战中的英勇事迹,表达了作者对光武帝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英雄豪杰的颂扬。
在创作这首词时,李纲正身处南宋初年的政治斗争漩涡之中。他曾任抗金名将岳飞的老师,因主张抗金而被权臣秦桧排挤,遭到罢黜。在此背景下,李纲借歌颂光武帝的英勇事迹,表达对南宋朝廷重用人才、坚定抗金的期望。
当时,南宋正处于金朝南侵的压力之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李纲身为一名爱国士人,时刻关注国家命运,希望南宋朝廷能够继承光武帝的英勇精神,奋力抗击外敌入侵,实现国家统一。因此,这首词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颂扬,更是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