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宝文吹暑轩二绝
藕花香里画船横,人静惟闻洗玉声。
四野清平公燕喜,隐然方面有长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飘满荷花香的河里停靠着一只画船,周围一片静谧,只能听到洗玉般的水声。这个和平繁荣的地方令大家欢喜,仿佛这是一座隐藏的长城,保护着这片广阔的平原。
去完善
释义
《和林宝文吹暑轩二绝》是南宋诗人王炎创作的诗词作品。以下是对该诗中部分词句的注释:
1. 林宝文:指的是当时的官员宝文阁学士。
2. 和林: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3. 吹暑轩:避暑纳凉的场所。
4. 藕花:即荷花。
5. 四野:指四面八方的地方。
6. 清平:平安、安静。
7. 公燕喜:意思是举办宴会共同庆祝喜悦的事情。
8. 隐然:似乎存在但又不太明显的样子。
9. 方面:这里是指广阔的土地或地域。
10. 长城:这里应该指的是防御工程,但并非我们今天熟知的长城,而是当时呼和浩特的军事防御设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荷花飘香,小船悠然地在水面上划过,人们仿佛只能听到清脆的水声和荷花的香气。在这宁静的乡村环境中,诗人用长城比喻为家乡的屏障,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和对故乡风光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林宝文吹暑轩二绝》是南宋诗人王炎所作的一组诗,共两首。这组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时期,大约公元1150年左右。这个时期正是南宋朝廷与金国和战不定、国家局势动荡的时期。
王炎,字子文,号双溪,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博学多才。他历任州县官吏,后进入京城担任要职,因直言敢谏而触怒权臣,被贬谪至广东连州等地。在贬谪期间,他深切感受到了民生疾苦,写下了许多反映民间生活的诗篇。
在创作《和林宝文吹暑轩二绝》时,王炎正处于被贬谪的岁月。他远离政治中心,寄情山水,以诗为伴。这组诗表达了诗人对炎热夏日的不满和对清凉世界的向往之情。诗人通过描绘夏日炎炎的景象,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渴望。同时,这组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和对生活哲理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