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桥会曼叔坐中写呈
朔雪清初霁,风生翠柏阴。
星辰寒殿近,灯火夜堂深。
坐爱温炉密,欢从浊酒斟。
何当老吾里,杖屦日相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雪后天晴,风吹过青翠的松柏。
星辰仿佛近在寒冷的宫殿之前,灯火点亮了夜晚深沉的厅堂。
我们围着温暖的火炉相对而坐,欢乐地喝着醇厚的酒水。
多么希望能在这里老去,每天相互陪伴着拄着拐杖漫步。
去完善
释义
1. 朔雪:北方的雪。朔,北方。
2. 清初霁:指雪后天晴的景象。霁,雨后放晴。
3. 风生:风吹过的意思。
4. 翠柏阴:绿色的松柏树荫。
5. 星辰:星星。
6. 寒殿:指皇宫或佛寺。
7. 灯火:火光映照。
8. 夜堂深:形容夜深时分。
9. 坐爱:因喜欢而坐下。
10. 温炉:供暖的火炉。
11. 欢从:欢乐相伴。
12. 浊酒:古代对酒的称谓,因为过滤技术不发达,酒中有杂质,故称为浊酒。
13. 斟:倒酒。
14. 何当:何时能够。
15. 老吾里:在我家乡养老。
16. 杖屦:拄着手杖穿着鞋子,意指休闲散步。
17. 日相寻:经常互相拜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韩维在颍桥与友人相聚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在冬日寒冷的环境中与朋友欢聚的心情。首联描绘了冬日的雪后初晴,风吹动着翠柏的绿叶,营造出一种寒冷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颔联则通过描绘星辰和灯火,表现了夜晚的环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对友情的渴望。颈联通过描写温暖的火炉和欢饮浊酒的场景,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在与朋友相聚时的愉悦心情。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希望能够在故乡安享晚年,每日都与友人相伴。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尚的品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颍桥会曼叔坐中写呈》是北宋时期著名文人韩维所作。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68年前后,正值宋朝仁宗、英宗、神宗年间。
在这一特殊时期,北宋王朝正处于繁荣和发展的阶段。政治上,由于宋仁宗推行“庆历新政”,大力整顿政治制度,使得社会相对安定;经济上,由于农业的进步和城市经济的繁荣,国家财政状况较好。然而,在这个时期,士大夫阶层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他们关注社会现实,强调儒家的道德伦理观,积极探讨政治改革。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韩维作为一位博学多才的文人,他对社会现象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与朋友在颍桥相聚,共同抒发人生感慨。在这首诗中,他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与友人相会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