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上元进诗

标题包含
上元进诗
叠耸青峰宝炬森,端门初晚翠华临。 宸游不为三元夜,乐事全归万众心。 天上清光开夜色,人间和气阁春阴。 要知尽作华封祝,四十年来惠爱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蔡襄(998年-1067年),字君谟,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今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和茶学家,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为“宋四家”。 蔡襄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重叠的山峰犹如宝炬般耸立,绿意盎然;傍晚时分,皇宫大门刚刚开启,翠绿色的华盖降临。皇帝出游不是因为正月十五元宵夜的庆典,而是为了让天下百姓共享欢乐。天上明亮的月光照亮了夜色,人间的祥和气氛弥漫在春天的阴影中。要知道所有的美好祝愿都来自对华封的尊敬,四十年来皇上的慈爱惠及众生。
去完善
释义
1. 青峰:山峰。这里指宫殿。 2. 宝炬:华丽的烛炬。 3. 端门:皇宫的正门。 4. 翠华:帝王的车驾。这里指皇帝。 5. 三元夜:正月十五日元宵节。 6. 宸游:皇帝巡游。 7. 人间和气:人间的和谐气氛。 8. 阁春阴:遮住了春天的阴凉。 9. 华封祝:即“华封三祝”,对皇帝的祝福。 10. 四十年:指宋仁宗在位的时间。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上元进诗》中,蔡襄以华丽的笔触描绘了上元节(元宵节)的壮丽景象。首先,他通过“叠耸青峰宝炬森”的形象描写,展示了节日夜晚烟花璀璨、灯火辉煌的盛况。接着,他以“端门初晚翠华临”表达了对皇帝亲临现场的期待与敬仰。随后,诗人用“宸游不为三元夜,乐事全归万众心”来强调皇恩浩荡,表达了人们对盛世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感激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天上清光开夜色,人间和气阁春阴”,则通过对比天边的明亮星光和人间的祥和气氛,展现了元宵之夜的和谐氛围。最后,“要知尽作华封祝,四十年来惠爱深”是对皇帝的颂扬和对国家繁荣富强的期许。整首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洋溢着浓烈的民族自豪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公元1048年,北宋仁宗时期,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的才子蔡襄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上元进诗》。 这一年是蔡襄科考成功并崭露头角的一年,他在科举考试中展现出卓越的才华和勤奋的态度,成为朝廷的一颗新星。他的政治生涯也开始于此时,期间他先后担任尚书省、户部等职位,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了力量。 这一时期的北宋社会文化繁荣,国力日益强盛。科举制度的完善为社会选拔人才提供了良好平台。这一时期的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富饶安定。统治者对文化的重视使得文学艺术的创作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