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安郡晚秋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可叹当年赤壁之战的英雄豪杰早已消逝,如今只剩下一位披着蓑衣的老渔翁静坐垂钓。
去完善
释义
赤壁:三国古战场,象征英雄壮志;蓑翁:披着蓑衣的老渔翁,代表隐逸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开篇以“柳岸风来影渐疏”勾勒出一幅清冷萧瑟的秋景图,暗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使君家似野人居”则进一步点明其生活环境的简朴,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接下来,“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求慰藉的心境,虽身处逆境,却仍能保持豁达。
转入下半部分,“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笔调陡然转为凄凉,风雨、残灯、孤枕等意象交织成一幅孤寂的画面,烘托出诗人的惆怅与无奈。最后一句“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从历史的兴衰联想到个人的命运,形成鲜明对比,既表达了对往昔英雄岁月的追忆,又流露出对现实的深沉叹息。
整首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语言凝练隽永,意境深远,体现了杜牧诗歌特有的婉约与哲思之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晚唐时期,杜牧在黄州(齐安郡)任刺史时写下这首诗。此时的杜牧已过不惑之年,经历了宦海沉浮,对人生有了更深的体悟。黄州地处长江北岸,秋日的江景与当年赤壁之战的古战场遥相呼应。诗人漫步江岸,感怀历史沧桑,又逢秋雨连绵,孤灯独饮,思绪万千。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怡然自得的心境,也流露出对历史兴亡的无限感慨。
去完善